支教行,点滴事,往希望那边去

综合
关注支教行,点滴事,往希望那边去
熊资强
“支教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呢……”我常常问起自己。不知不觉来这边已经三个多月了,支教的生活虽然单一但却充实,每天一大早孩子们的嬉闹声便是我起床闹钟,备课、上课、补习,日复一日,紧凑节奏早已习惯,课堂上我们是师生关系,课后便是亲密的玩伴,与孩子们朝夕相处让我对他们了解得更深一步,这其中最让人惊喜的莫过于孩子们的转变,这些变化正是平日里的点滴小事。

熊资强为汾水小学学生辅导作业【作者:郭锴波】
——让人欣慰的事
最明显的变化在于求知欲更加强烈了,除了个别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同学都开始在意自己的成绩并且对书本知识表现出渴求的态度,具体体现在上课更认真,回答问题踊跃举手发言,这一点在所授四年级学生中表现的最为明显。四年级的学生虽然不多只有19人,但都很有特点,男生各个活泼好动,女生爱开小差,上课不认真,对学习缺乏兴趣,学生上课爱起哄。犹记得有一次上课,刚进教室他们就囔囔着不要上课要看电影,原因是隔壁班上节课放了电影,我大声让他们安静也毫无效果,原本高昂的教学兴致一下子像泄了气的皮球。那是我第一次用手拍桌子,他们一下子就安静了,一个个愣愣地看着我,似乎没有意料到,向来满脸微笑的熊老师也会发这么大的火。
那节课我没有再上课,而是让他们自习。此种情况还发生过几次,但往常“暴力”的方式似乎不被他们所接受。直到有一次我灵光一现,既然他们想看电影,那我为何不满足他们,借助电影来教育、影响他们呢。于是我在网络找了好几部优秀的电影作品放给他们看,并且以看电影为激励措施,引导他们遵守课堂纪律,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这一招果然有效果,整体面貌比以前好了很多。这个例子只是一个学生们转变的一个缩影,但足以让人欣慰。
——让人感动的事。让人感动的小瞬间有很多,比如收到学生送的小礼品,虽然简单但很有价值。还有一次在操场被二年级的三个小女生拉到一旁,每人神秘地给了我一个折好小纸片,让我放口袋晚上回家才能打开看。晚上在宿舍独自拆开看,正面写着对我的甜蜜祝福和感谢,背面画着简单而美好的图画,我不由得心里一暖,三个小可爱的面容浮现在我眼前。最让人感动的是六年级学生带来的,那是每周一升旗仪式结束后的国旗下演讲环节,六年级学生以感谢支教老师为主题发表了一次精彩的讲演,内容涵盖了我和另一位支教老师到来之后教学、工作的点点滴滴,以及我们的到来为学校带来的变化,讲得很细致,很真诚,我既惊讶于她们入微的观察,又感概于他们的淳朴和懂事。这件事之后,我的教学更加有动力了。
——让人难忘的事。有些情节让人难忘,比如边检小花到校给四年级某女生过生日的事情,当时小花过来取材拍摄,恰逢该学生生日,值得一提的是该学生有个双胞胎弟弟也在我们班,于是小花答应第二天给他们买蛋糕并为他们庆生,庆生过程比较热闹,但该女生全程比较紧张,事后我问她原因她告诉我第一次见那么多大人不习惯,并对我们表达了感谢。
最难忘的是另一件事。受上一批支教民警的委托,我帮忙收集了四五年级学生们当前的愿望,一次意外的行动,却让我对他们的真实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们的愿望都很简单而朴实,有的想要自行车,有的想要遥控车,有的想要溜冰鞋,有的想要皮卡丘或者芭比娃娃,甚至有的想要吃一次甜甜圈,想要到厦门或者其他大城市去看看等等。从他们写的句子中我能感受到对于某些东西他们已经渴望很久了,让人惊讶的是他们所渴求的东西在城市里随便就能买到并且价格也不算贵。转念一想我又能理解了,他们并非与世隔绝,通过手机网络他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有了充分的接触,然而大山阻隔了他们,有些学生从未离开过村里子,有些最远也只到三江县城,他们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或许年底才回来一次,可能会给他们买新鞋子或者新衣服,然而他们真的想要的又何止这些。
教育既不是单纯的管束,也不是可以的迎合,更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让人与人之间进行互动和影响,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颗树去摇动另一棵树。支教之路已过半,期待孩子们成长的心情都留在了每一分教案里,一路上有人已经归来,有人正准备出发,但我们永远都在向希望的那边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