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厦门公积金提取业务新变化→→
好消息
昨天上午,厦门市住房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正式宣布
厦门市住房公积金15项业务功能
在微信、闽政通平台正式上线
这是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在厦门e政务便民服务站、支付宝平台上线后,再次集中开通新的网上便民渠道。
具体上线业务情况
上线15项业务功能
包括8项住房公积金提取
此次上线的15项住房公积金业务功能中,
包括
8项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
3项证明下载
2项业务查询
2项测算功能
其中,偿还公积金贷款本金尚未在闽政通App上线,其余均已部署上线运行。
这些上线的住房公积金业务均是高频业务。今年1-11月,在厦门市公积金提取业务中,职工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签约笔数占比为50.6%,外地户籍离厦提取公积金笔数占比为24.7%,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笔数占比为9.4%,上述3项业务合计占比84.7%。
经过半个多月的试运行,职工已通过微信平台,成功办理各项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323笔,提取金额1304.01万元;通过闽政通平台,成功办理各项住房公积金提取业务49笔,提取金额103.17万元。
后台三种认证保安全
随时随地可自助办理
在“微信”“闽政通”App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主要特点是安全、便捷、高效。
+
安全
本次推出的在线业务依托“i厦门”推出的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共享人口、人社和银联信息,实现职工的实名登记和可信注册。同时,通过初级实名认证、中级银行卡认证和高级人脸认证来确保职工身份认证安全、访问安全以及公积金使用安全。
+
便捷
“微信”和“闽政通”是群众使用频率较高的App,使用起来也很方便。通过“微信”或“闽政通”App,群众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外地,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可以随时随地自助办理公积金业务。
+
高效
在“微信”“闽政通”App平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十分高效,体现在“零材料”“流程简”“速度快”。“零材料”是指职工在“微信”和“闽政通”平台上办理住房公积金相关业务时,无须提供任何纸质材料。“流程简”是指操作步骤简捷。只需使用“i厦门”账号登录,输入一类银行储蓄卡即可办理公积金业务。“速度快”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两分钟内可以办结一项业务,资金可当天到账。
已拓展5个网上办理渠道
办结业务量占总量超八成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部署下,市住房局积极探索“互联网+公积金+信用” 体系建设,不断加大推进“马上办、就近办、网上办”工作力度,收效良好。
+
业务办理渠道丰富
在厦门公积金综合服务平台和厦门公积金手机APP两个自建平台的基础上,陆续拓展了“e政务”“支付宝”“i厦门”“微信”“闽政通”等多元化网上办理渠道,为群众办理业务提供了极大便利。
+
共享多部门信息
目前,市住房局公积金业务可在线调用14家政府部门的户籍、房屋、信用等15类信息,以及19家银行的商业贷款信息。
+
系统自动秒批
市住房局将相关政策和审批要素嵌入业务系统,实现系统自动审批。
+
资金实时到账
对接住建部结算平台,实现资金实时到账。
“目前,95%以上住房公积金业务量实现了即来即办,网上办结业务量占总业务量近83.4%。”市住房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将坚持积极稳妥的原则,按照成熟一项,推出一项要求,不断丰富住房公积金网上办理事项和渠道,为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服务。
具体操作步骤
+
厦门公积金微信公众号
办事大厅操作步骤
1。
微信搜索“厦门市住房公积金中心”微信公众号,关注微信公众号。
2。
进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方“办事大厅”,即可进入。
3。
已经注册登录过厦门公积金App、个人综合服务平台等厦门公积金线上服务平台的用户,用之前的账号即可登录。第一次使用的职工可以使用“i厦门”认证登录。
4。
登录后可以查询公积金账户余额,账户明细、公积金贷款等基本信息;可以选择“去提取”使用提取业务功能;办事大厅的“证明下载”功能还上线了包括住房公积金缴存证明、公积金贷款情况证明、异地贷款用缴存证明三种公积金证明的证明下载。
5。
未绑定一类银行储蓄卡的用户需在个人页面中先绑定一张一类银行储蓄卡才可以进行以上操作。
+
闽政通App提取
住房公积金操作步骤
1。
手机下载“闽政通”App。
2。
打开闽政通App首页,选择“i厦门”,下滑界面,找到“公积金”栏下的“公积金提取”。
3。
选择您需要提取的类型,核对收款银行卡、公积金余额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提交申请即可。
4。
未绑定一类银行储蓄卡的用户需在个人页面中先绑定一张一类银行储蓄卡才可以进行以上操作。
温馨提醒
非厦门户籍职工离厦,公积金账户需封存满半年,方可申请提取,且两年内不得以同一理由再次申请提取。外地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转入本市未满一年的,转入资金不能按上述提取事项申请提取。
另,本市户籍职工连续失业满两年未重新就业,且住房公积金停缴满两年的,可按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
厦门网、厦门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
湖里权威新闻
编辑:吴丽丽
校对:白涵
审核:郭筱淳、陈瑜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