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文铭欧于斌:打造融合线上线下的佛跳墙文化体验馆
导语:
把鲍鱼带到普通百姓的餐桌上,让鲍鱼成为普通消费品。在过去几个月,鲍语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一开始,你会误以为这是疫情冲击的结果。但是再往下,你会发现,其实这是这个行业往前走的必由之路。几乎我们交流过的企业,他们早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布局。
创新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回头来看,当前在这个行业里乘风破浪的,还是那些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前浪们。
今天,我们要走进的是福州的海文铭。在拓展大众市场方面,海文铭董事长欧于斌最新的动作,在福州三坊七巷开一家佛跳墙文化体验馆——这是国内第一家。

(6月16日,海文铭佛跳墙文化体验馆开业)
鲍语:海文铭为什么会选择开一家佛跳墙文化体验馆呢?
欧于斌:首先是品牌宣传,通过体验店的形式,让消费者对海文铭佛跳墙的产品和文化有个直观的感受,进而对海文铭的品牌有深度的认知。
其次,它是线上线下链接的载体。线下,顾客走进体验店,实地体验佛跳墙的产品,他们觉得好,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我们的微商城进行消费,我们就能直接发货到顾客家里。可能他还没到家,产品都已经到了,非常便捷。只要他们认可产品,就能通过微商城持续复购。这样体验店就实现了它联通线上线下的价值。
鲍语:为什么选择将店开在三坊七巷景区内?
欧于斌:不管是品牌宣传还是线上线下链接,很重要的一点都是要有流量。开店,哪里最有流量?在福州来讲,三坊七巷作为当地著名人文景区,人流不缺。三坊七巷的主街上,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特别多,高峰期每天人流量达2~3万人,即便是平常也有1万人左右。同时,佛跳墙作为福州名菜,属闽菜之首,是福州乃至福建特别有代表性的美食。其与三坊七巷人文色彩高度融合。把店开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开在福州三坊七巷的体验馆,游客如织)
但仅仅是这个还不够。即便是三坊七巷这样高流量的区域,你的店能不能脱颖而出?能不能把人引进来?这还需要靠整体的策划营销。
针对这点,我们的策略是打造一个基于佛跳墙文化的旅游网红打卡地。
因此这个体验店,不只做佛跳墙文化,还把油纸伞文化、贝雕文化、茉莉花茶文化和大漆工艺文化等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为一体,让进入体验馆的游客,可以感受到福州丰富的文化色彩。在佛跳墙文化打造上,我们也在做创新。将海产的东西,转换成各种周边文创产品,手机壳、冰箱贴、明信片、体恤衫、茶杯垫等等。
顾客在这里感受到了别样的福州风情,自然会主动拍照、分享,自发成为我们的传播主体。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也为福州文化宣传贡献了一份力量。

(佛跳墙文化体验馆,展示了各类文创产品)
在引流的方式上,我们也会与时下最流行的方式进行结合,比如今年的直播。通过定期邀请美食达人走进我们的体验店,用时下最火的直播带货形式进行宣传。总体来说,这就是一种“产品+文创+直播+互联网”的营销推广模式。
鲍语:受疫情影响,鲍鱼产业备受到打击。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欧于斌: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餐饮酒店等线下消费锐减。但线上需求增多,我们的产品在线上销量持续上升。作为行业中较早布局线上零售的企业,海文铭早在4年前就开始在天猫、京东销售佛跳墙产品。目前在天猫,卖的最好的前三个品类佛跳墙,都出自于海文铭。
如今,冷链物流日趋完善,仓储体系也有优化,因此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冷冻半成品的需求,而且还能配送到家,非常方便。

但仅仅依靠线上零售是不够的。我们希望能够在产业链上形成从研发、生产、线下品牌体验店,再到线上购买的闭环。这也是我们打造佛跳墙文化体验馆的初衷。线下品牌体验店不仅自带流量,而且跟其他企业的差异化更明显。
未来,我们将到各地旅游景区落地同类型的体验馆,结合当地的特色文化,打造独属于海文铭的营销模式!
来源: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