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新材料研讨会纵论大势 描绘厦门千亿产业蓝图

新材料研讨会现场盛况

新材料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对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成为各国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新材料产业是厦门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链,也是厦门市科技局重点扶持的“十大未来产业”之一。根据厦门工信局此前发布的《新材料产业链群2018-2022年发展规划》,未来,厦门市将重点推动稀土功能材料、储能材料、石墨烯、纳米材料等先进功能材料领域取得新突破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为进一步增强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合作, 9月10日下午,由厦门科技局、厦门市工信局指导,厦门产业技术研究院、厦门市科技服务行业协会、厦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厦门市新材料产业协会、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技术发展研讨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馆观海厅举办。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厦门市工信局副局长邓建华出席会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厦大材料学院、厦门钨业、晋大纳米、凯纳石墨烯、瀚天天成等机构、我市相关部门、代表企业等200余人到会,纵论新材料产业与技术发展大势,共同描绘厦门市新材料千亿产业帝国蓝图。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庄志刚主持会议

厦门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为会议致辞并接受媒体采访

市科技局局长孔曙光为大会致辞。孔局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对引领促进厦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竞争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成为我市重点培育的千亿产业链之一。我市对新材料产业的重视和扶持工作由来已久。早在2003年,市科技局就成立了新兴产业办公室,对厦门新材料产业进行规划和培育,并于2015年借鉴我市LED产业“厦门模式”的成功经验,成立厦门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技术创新模式新探索。2019年,市科技局全面启动“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培育包括先进材料在内的等十个具备爆发式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并积极策划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重大成果应用示范项目,推进和带动整个新材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通过十多年的砥砺前行,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格局已形成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五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形势。其中,钨选矿和冶炼、超细晶硬质合金、高倍率三元复合材料、GaAs/GaN/SiC外延片、BOPA双向拉伸膜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目前,全市新材料企业超过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8家。2019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909.97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超13%。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演讲并接受媒体采访

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发表“稀土市场与产业链透视分析”主题演讲。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研究员朱浩淼演讲

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研究员朱浩淼博士发表“光功能晶体材料研发进展与趋势”主题演讲。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解荣军演讲

厦门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解荣军教授发表“稀土发光材料的新应用”主题演讲。

厦门钨业技术中心磁性材料研究所所长师大伟演讲

厦门钨业技术中心磁性材料研究所所长师大伟博士发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及应用发展”主题演讲。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鑫演讲

晋大纳米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永鑫发表“抗菌科技融入生活百态,微观世界铸造健康长城”主题演讲。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江彬演讲

厦门凯纳石墨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洪江彬发表“石墨烯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主题演讲。

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杨和成演讲

厦门松元电子有限公司研发总监杨和成发表“微波陶瓷材料在5G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主题演讲。

会上,与会嘉宾、代表纷纷围绕稀土市场与产业链透视分析;光功能晶体材料研发进展及趋势;稀土发光材料及其应用;稀土永磁材料产业及应用发展;石墨烯材料、纳米材料、微波陶瓷等材料及其应用等议题进行研讨交流。

相关链接: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概况

新材料是制造业的基础和先导,是我市经济新增长点,对引领促进我市传统工业转型升级,构建竞争新秩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厦门市把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作为大力推动创新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的重要抓手,纳入全市经济新增长点和重点打造的千亿产业群之一。

近年来,我市新材料产业快速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大经济规模的新材料品种和企业,涌现一批新材料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单项冠军、隐形冠军,拥有厦钨、三安、厦顺、正新等一批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企业,钨钼材料、GaN/GaAs半导体、铝箔、无铅铜、BOPA薄膜、功能橡胶等部分品种在国内乃至国际具有较高知名度。一批高质量新材料项目落户,专业特色和领军人才企业快速成长,新材料产业已经成为我市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2019年厦门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6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目前,全市新材料企业超过4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8家。2019年,新材料产业实现产值909.97亿元,占工业产值比重超13%,其中前50强产值占新材料产业总量近80%,产业集中度高。平板显示、新能源、集成电路及半导体等产业领域,已建或在建一批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的项目和平台,将带动上游关键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我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厦门市新材料产业格局已形成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无机材料、先进高分子及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五大特色产业集聚发展的形势。以厦钨、厦顺为龙头的先进金属及功能材料,以三安、开发晶、乾照为龙头的半导体材料,以联芯为代表的集成电路材料,以厦钨新能源为代表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以凯纳为代表的先进碳材料等,在我市集聚发展壮大。我市新材料产业逐步从以高分子材料为主向以特种金属及功能材料、光电信息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为主的产业格局升级。

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集中在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领域,约占全市新材料总体规模的88%,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在金属材料领域,龙头优势明显,钨钼材料、高端铝箔、无铅铜、高倍率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等国内领先;在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GaN外延片、触控玻璃、半导体晶圆在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在高分子材料领域,传统的石化原料逐步向后端应用材料转型发展,涌现了一批发展势头较好的品种,如功能密封材料、低VOC塑料、高性能环保过滤膜、海洋防腐蚀防护材料、复合纤维等;在前沿新材料领域,石墨烯材料、SiC半导体材料等已突破应用瓶颈,部分品种在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从地区分布来看,我市新材料企业主要分布在火炬(翔安)产业区、海沧区、集美区,三区新材料工业产值相当,合计占全市新材料工业产值的84%,海沧以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和新能源材料为主,集美以金属及功能材料、高分子材料为主,火炬(翔安)产业区以光电信息材料为主,并开始布局先进碳材料,此外,同安以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初步形成“四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发展布局。

截止目前,我市新材料产业已建成36个企业技术中心(其中国家级10个,省级8个),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省市级研发机构42个(国家级7个、省部级24个),拥有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厦门理工、中船重工725所厦门材料研究院、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研究所等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校科研机构。“海纳百川”人才计划为我市汇聚了一批新材料领域高层次人才,新材料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我市新材料企业拥有发明专利超过3700个。钨选矿和冶炼、超细晶硬质合金、高倍率三元复合材料、GaAs/GaN/SiC外延片、BOPA双向拉伸膜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 厦门市科技服务行业协会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