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2020年中国内镜医师大会11月6日至8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11月6日至8日,2020年中国内镜医师大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主办,福建省医师协会、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同承办。多位院士、数百名国内知名专家共襄盛会,其中知名消化病、消化内镜专家有200余名,10余位港澳台及海外华人专家线上参加本次大会,吸引国内近2000名医生代表前来参会。

7日上午,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李兆申院士、樊代明院士、中国医师协会副秘书长石丽英教授、厦门大学副校长周大旺教授、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姚冠华主任、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蔡建春教授及医院领导班子等。此次会议规模宏大,形式创新,是福建省内镜微创诊疗领域有史以来承办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权威性、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作为承办方,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胃肠外科、神经外科、普外科、呼吸科、妇产科、儿科等18个临床和医技学科的团队成员在各个分会场向全国同行作报告、演示操作以及直播手术。会议采取“线下会议+线上直播”的创新模式,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术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和成功实践。

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17个内镜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内镜医师培训学院13个培训分院以及全国近500家内镜医师培训基地和中心就内镜科学研究前沿、内镜临床应用最新进展、内镜培训、内镜创新、内镜质控等专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

承办此次会议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全国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也是福建省消化内科领域唯一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同时也是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内镜医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厦门培训基地、中国ERCP技术标准化人才培养项目培训基地、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厦门市首批医学领先学科。多年来,该科室以临床为核心,教学、科研为动力,已发展成为海西地区消化病和消化内镜专业的领军学科。科室以“肠道微生态与重大疾病防治”和“智能内镜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两个中心为驱动,着力建设“消化道早癌、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和胆胰疾病”四个亚专科,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基地认证。

据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在最新的广州艾力彼排行榜中进入全国百强,名列“福建医院消化内科专业”第一,并入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公布的华东区消化内科声誉排行榜,福建省仅2家入选。2020年1月,该院消化内科还成立了首个两岸消化内镜培训基地,进一步推动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防控体系建立。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内科是厦门市慢性胃肠病专病防治中心。消化道肿瘤尤其是食管癌、胃癌是闽西南地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科室将消化道肿瘤的筛查工作扎根于下属的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创性地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消化道肿瘤的的早诊早治筛查体系中,建设社区微信内镜预约平台,为社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的筛查,普通市民不需要跑大医院挂号就可预约胃肠镜检查——高危人群或有意愿要求行胃肠镜检查的人群,可由社区全科医生通过“厦门消化中心”和厦门市慢性胃肠疾病防治中心提供的微信内镜预约平台,直接预约到三家医院内镜中心接受内镜检查;外地居民可登录“厦门消化中心”和“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自助检查预约,极大地方便百姓进行消化道肿瘤的筛查,真正做到“一键预约,筛查隐患”。

在消化内镜领域,消化内科团队技艺精湛,上世纪90年代就开展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省内最早开展ERCP的科室之一。2004年在省内率先开展首例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 2012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早癌精查内镜,早诊水平国内领先。

该科在2018年11月成立了李兆申院士名医工作室,院士团队的名医专家定期来医院坐诊,还通过主任查房、疑难病例讨论、消化内镜手术操作、学术讲座以及远程会诊等形式开展交流,重点对消化内镜疑难手术进行指导,让市民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名医服务,有力地提升学科影响力,也对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整体实力起到了推动作用。目前,消化内科在消化道早癌EMR/ESD/EFR术、贲门失弛缓POEM术、黏膜下肿瘤STER术等尖端消化内镜技术工作量均处于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和消化内镜的应用研发方面走在国际前列,赢得业界广泛赞誉。

(通讯员  石青青  周静平)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