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首届中国红曲醋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永春举行

新浪泉州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通讯员 康庆平 叶国强)为进一步推动永春红曲醋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永春红曲醋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实现永春红曲醋产业健康稳定发展,2020年12月12日,由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和福建省食品工业协会主办,永春县人民政府承办,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协办的“首届中国红曲醋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县召开。

本次大会邀请了浙江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等著名教授到会。与会代表齐聚一堂,通过主题演讲的形式共同探讨红曲醋产业创新与发展问题、为提升永春红曲醋产业竞争力建言献策。

当天,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沈篪为永春县颁发了“中国红曲醋都”牌匾,并举行《永春老醋的历史与传承》专著编写签约仪式。

专家论坛上,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何国庆教授,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陈章旺教授,南昌大学国际食品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付桂明教授,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系主任田玉庭教授,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祖新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永春老醋产业技术创新的思考”、“后疫情时代永春老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红曲醋酿造菌种及其选育技术展望”、“福建红曲醋的史源探讨”、“永春老醋菌群结构及风味物质解析”的主题报告、中国福建红曲醋史源的探讨。

永春老醋,又名乌醋或福建红曲醋,与山西老陈醋、镇江香醋、四川保宁醋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醋,具有色泽棕黑、浓酸不涩、醇香浓郁的特点,享誉海内外,历史悠久,工艺独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永春县被认定为“中国红曲醋都”。

早在北宋初年,永春民间即开始酿造老醋,以优质的糯米、高级红曲和芝麻为主要原料,采用传统液态发酵工艺,用独特配方、精工发酵、陈酿多年而成。一次酿造,要经历糯米蒸煮、酒精发酵、醋酸发酵、培菌、陈酿等大小50多道工序,历时数年,甚至十几年。其间采用不同年份的发酵缸逐年交替分割取醋,并补加等量的低年份半成品,使醋酸菌充分培养,最后加入炒熟的芝麻增香增味,这样边发酵边陈酿的生产过程需要耗时三年以上,确保酸中带甘、醇香爽口、久藏不腐等的品质。据《永春县志》记载:永春老醋具有开脾健胃、去湿杀菌的功能。民间除食用外,还常用它配药,可治疗皮肤病、腮腺炎、胆道蛔虫、痛疸肿毒、去风逐湿的配方之一,对防治菌痢、感冒、流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也有一定功效。

为发展壮大永春老醋特色产业,加快形成永春老醋产业集聚效应,历年来,永春县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醋产业的培育力度,出台《醋十条》专项扶持政策,逐渐做大做强醋产业。据了解,发展至今,永春老醋产业生产已走向产业化,功能效用也由单一的佐餐调味品向保健、养生、醋饮料等多方向创新,2019年产量2万吨,实现产值约10亿元。

“此次‘首届中国红曲醋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提升了永春红曲醋产业的知名度,促进了推动了永春红曲醋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永春红曲醋产业乃至福建省食品工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超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保障。”永春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