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海关精准施策 助火炬高新区企业解决痛点

综合
关注
翔安海关关员深入企业周转仓库进行现场管理指导。
文/本报记者 陈 璐 通讯员 曾昭阳
图/翔安海关 提供
临近年末,火炬高新区企业冠捷科技的车间里格外忙碌。作为国内主要的平板显示生产企业之一,冠捷科技紧抓“宅经济”下电视需求量上涨的趋势,产品销量持续增长。据企业介绍,今年1月-11月申报进出口值约23亿美金,同比增长8.43%。
尽管业绩向好,但冠捷科技一度遭遇“甜蜜的烦恼”:存放加工贸易货物的仓库库容不够、零部件亟待出口成品无处存放、国际物流不畅……针对企业面临的痛点、堵点,翔安海关第一时间精准施策,畅通供应链微循环,为企业“加速度”保驾护航。
畅通双循环
高新区平板显示产业双线飘红
“对电子生产企业来说,效率就是生命。”了解到冠捷科技的诉求后,翔安海关迅速组织骨干力量组成先锋队,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
一系列暖心举措为冠捷科技带来及时雨——帮助企业办理保税货物异地存放手续,为企业新增1万平方米的备货仓;及时处理报核数据,加快资金周转;支持企业拓宽国内替代料件渠道,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实现国产料件占比增至86%;充分利用汇总征税、提前申报、“两步申报”等通关模式,提升企业通关效率。
“翔安海关为我们提供了全流程的管理模式,使我们在国内7家工厂实现了原材料的自由调拨,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物流运输成本,更使我们对后续发展充满信心。”冠捷显示科技(厦门)有限公司厂区物流管理资深经理王为弟如是感慨。
当好稳定锚
力保企业供应链稳定
今年以来,随着国外疫情的持续蔓延,国际货运能力下降,运费却屡创新高,这让园区许多依靠国外生产材料的加工贸易企业犯了难。成本不断增加、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现状不断凸显,让企业想要通过寻求国内替代料件解燃眉之急。
翔安海关获悉此事后,主动上门对接企业,从替代料件选定到后期加贸手册的审批、核销,全流程跟进,保障企业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快“国产替代”进程。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如光电企业宸鸿集团,其中部分光学胶已经实现百分百国产替代,货值达4.5亿元,为企业稳固并拓宽了供应链,帮助企业危中寻机,顺利渡过疫情难关。
方案早谋划
为企业通关保驾护航
我市重点招商项目——天马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的高效推进同样离不开翔安海关的高效服务。“项目于一月份成立,二月份疫情防控期间,翔安海关采取不见面审批方式,为企业及时办理注册登记,这也为企业后续大规模设备进口奠定了基础。”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物流部陈文星介绍,接下来项目设备的进口货值约280亿元,涉及的集装箱货柜量达一万个左右。
货值高,时间紧。对此,厦门海关专门为企业成立了厦门天马通关服务保障工作专班,由翔安海关牵头对接企业需求,从政策的一对一宣讲指导,到细致梳理减免税备案、报关单申报、税款担保、货物查验等全通关流程,提前制定通关保障方案,多措并举。“正是因为翔安海关多位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才使企业项目建设得以高效高质量推进。”陈文星说。
记者了解到,为进一步推动物流仓储能力建设,翔安海关着力支持企业加快建设保税物流中心5号和9号两个新仓库,建成后的物流中心仓储能力大幅提升;同时,高效推动海翔码头核心能力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初评。
来源:厦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