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第一幼儿园元旦活动:大手牵小手 快乐穿城走

新浪泉州
关注
2020年12月31日,在新年元旦到来之际,为了让小朋友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节日,泉州市第一幼儿园组织开展以“大手牵小手 快乐穿城走”为主题的元旦亲子游活动。孩子们用半日的时间,用脚步丈量古城,用心感受泉州古城的建筑美,领略泉州古城的文化和魅力。
亲子徒步前的路线设计
这次古城徒步亲子游的景点是:威远楼、开元寺、文庙、金鱼巷、南音馆。从哪里出发,下一站是哪里,徒步线路都是由小朋友自主设计,孩子们在家与家长共同讨论古城徒步游的路线,并自己画出徒步的线路图。



图:小朋友们自己设计的线路图
亲子徒步时的欣赏感受
“逛街巷,觅文化”徒步之旅开始了,我们跟随着孩子们的脚步,一起走进开元寺一威远楼一金鱼巷—文庙—南音馆去瞧瞧吧。

探秘金鱼巷
这里为什么叫金鱼巷?以前有很多金鱼吗?”小朋友们纷纷提出问题。泉州老街巷,常因历代名人及其府衙得名,金鱼巷亦然。宋代,金鱼巷被称作谢衙,因福建转运使谢仲规在此建宅。原来,从唐代开始,五品以上官员就有佩戴鱼袋的传统--三品以上紫袍,佩金鱼袋;五品以上绯(大红)袍,佩银鱼袋;六品以下绿袍,无鱼袋。谢仲规是宋皇佑元年进士,累官福建转运使,官至三品。他的后代也均是高官,佩戴金鱼袋,所以谢衙就被称作了“金鱼巷”。
“一条,两条,三条……快来看,这里还有很多金鱼!”从巷口的金鱼纹线性排水沟开始,一群小朋友的视线完全被巷子里的“金鱼”吸引了,开始激动地玩起寻“鱼”游戏。“店铺牌子上有金鱼!”、“鱼池里有好多真的金鱼!”“地板上也有金鱼!”、“排水沟上的盖子有金鱼!”……孩子们被各种金鱼图案所吸引。
走进府文庙
沿着金鱼巷一路往前走,来到泮宫。泮宫以前叫做“圣贤门”。再往里走还有文庙、明伦堂、庄际昌状元祠、文庄蔡公祠等。
府文庙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泉州市主要文化古迹之一。大成殿里陈列着传世祭孔乐器、礼器、开笔石,正中树立着孔子塑像,令人肃然起敬。大人、孩子们纷纷弯腰作揖,表达了对孔子的礼敬与尊崇。
走进开元寺
孩子们畅游在开元寺的各个角落。古船博物馆、千年古桑、东西塔、大雄宝殿、各种石雕、红砖墙、燕尾脊、花格窗……映入孩子们好奇的眼帘,古寺里闪烁着孩子们主动探究的身影。
走进威远楼

泉州威远楼座落于泉州市区中山北路 ,在原宋郡衙、清提督衙前。相传五代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开始在泉州州治前建双阙(瞭望防卫楼),下垒石如城,即为威远楼雏形。
元至正九年(1349)秋,泉州长官契玉立重新择址在州衙前建造泉州标志城楼,命名为“威远楼”。
走进南音艺苑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 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泉州晋江、南安、安溪、永春、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亲子徒步后的交流分享
亲子徒步活动结束孩子们回到幼儿园,分享交流古城之旅的感受和自己的见闻。


通过“亲子穿城走”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家乡的文化和迎新年的愉快氛围,还能增进亲子感情,让家长的陪伴伴随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通讯员/黄竞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