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普惠超市”开进田间地头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群像

新浪福建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普惠超市”开进田间地头 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群像

6.5万公里,这是汽车仪表盘里显示的里程数,记录了建行平和支行客户经理陈松照走乡串户的足迹;29.66万笔,这是2020年善融扶贫商品的交易量,书写了建行福建省分行善融团队负责人郑辉东电商助农的答卷;1.72倍,这是下党乡杨溪头村民三年收入的提升,见证了建行宁德分行彭振强三年驻村帮扶的努力。

三个小数字,是点滴记录,也窥见了福建建行人服务乡村振兴的金融初心:广引金融活水“滴灌”乡村产业、架善融“鹊桥”助山货走向全国、慈善金融点亮乡村宜居路……近年来,建行福建省分行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把“普惠超市”开进田间地头,为八闽乡村蝶变注入新金融暖意。

陈松照:把“普惠快车”开到乡亲身边

初春的平和,一路都是柚种抽芽的春生美景,建行平和支行工作人员陈松照一早便从县城驱车赶往山格镇宝丰村的蜜柚种植园。

“松照,这么早就上门啦。看我这新引进的葡萄柚长势不错吧,多亏了你教会了我用手机办贷款。”刚到蜜柚园口,平和县众泰果蔬专业合作社老板李燕卿便热情和陈松照打招呼。原来,李燕卿一直想为家中的上千株柚树嫁接葡萄柚,但资金周转不过来,陈松照向她推荐了建行小微快贷,并指导她通过“建行惠懂你”APP成功申请了贷款76.3万元,让她及时赶上春耕好时光。

不只“云端融资”,还有量身定“贷”。早在2017年初,建行福建省分行敏锐地关注到了因缺乏资金当地柚子种植质量和规模提升受到制约。经过调研、分析、论证,建行福建省分行以种植面积、销售订单额等数据为农户“增信”,创新推出了“闽果贷”和“柚农贷”。

产品上线后,陈松照所在的建行普惠队便主动上门对接需求,但实践起来并不容易。“刚开始推广‘柚农贷’‘闽果贷’的时候,老乡们都不敢相信。我和同事便搭伙走家串户逐一宣讲,成功指导一家柚企现场办贷后,老乡们才陆续主动咨询。”陈松照说,如今,老乡们还学会了自助申请“小微快贷”,仅今年2个月,平和就有35家小微企业获得普惠融资支持超1080万元。

从携带“龙易行”上门为乡亲开卡签约、加入普惠队提供融资服务,到化身“善融主播”为家乡蜜柚“带货”、组织“金融惠民”进柚林,在4年的普惠路上,陈松照驾驶的小汽车打卡了平和县60个行政村,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老乡亲切地成为“普惠快车”。

放眼八闽,有超过300名像陈松照一样的建行普惠人,把‘普惠快车’开到老乡身边,以新金融实践书写“我在”,为乡村蝶变注入金融活水。数据显示,自2018年与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发展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建行福建省分行已累计发放普惠型涉农贷款686亿元。

郑辉东:飞架“善融桥”,带货土味“潮”

“受益建行善融平台引流和直播带货,我们建莲的销量比同期涨了不少”。福建省福源建莲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用明说,特别是在去年疫情防控期间,公司特级建莲出现滞销,建行“老郑”驾着“善融桥”主动来“敲门”,通过副县长代言加持、善融优惠促销等方式,发动全行员工一起传递“建莲”美味,吸引网友一起“拼单”超过1300件,帮助公司“解卖难”。

“老郑”全名为“郑辉东”,是建设银行福建省分行网络金融部善融商务团队负责人。电商平台是助推产销对接,拓宽农特产品销路的重要形式。为帮助更多的农特产品走出去,郑辉东带领电商团队线上当起“志愿主播”,组建“善融微信群”,为商户上起了电商“云网课”,线下组织产销对接会、走访客户精选商品、制作“带货”推文、参与善融爱心购,开启了“农特产品推销员”的“编外事业”。久而久之,他便成为扶贫商户和农户口中的“电商老郑”,也成了福建建行的“善融达人。”

近三年来,郑辉东所在的建行电商团队先后组织超过100场善融助农购,依托网点O2O、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线上线下齐推广,累计带货农特产品近100万件,销售扶贫商品近亿元。相继书写了“两小时助销荔枝1.8万斤、‘抗疫助农’云霄专场破万件等电商带货答卷。建行作为主要参与方的“漳州市电商助力精准扶贫”案例在2019年入选国务院扶贫办《全国脱贫攻坚典型案例选编》,漳州市政府专门发来感谢信。

除了帮助农产品拓宽销路,建行福建省分行积极探索组建善融公益联盟。在福州,建行联合爱心商户,助力闽宁协作农特产品销售,并获得“闽宁消费扶贫协作先进单位”的荣誉;在三明,建行联合三明商务局和团市委开展“地产品+互联网+金融”扶贫项目;在宁德,建行连续三年联合政府部门、产业协会举办古田食用菌大会。建行福建省分行不仅持续加大善融商务向外的推广,也积极通过工会提货和个性化消费,倡导员工人人参与“善融助农”,让更多的农特产品“潮”起来。

彭振强:有幸驻村三年,见证下党蝶变

“刚来下党乡杨溪头村的时候,路还没修好,坑坑洼洼,颠簸陡峭,用我们杨溪头村的话来说,那叫‘挂在悬崖的搓板路’。如今的杨溪头村,水泥村道干净整洁,齐整楼房错落有致,乡亲们都过上了脱贫致富的日子。非常幸运在下党驻村三年,见证它‘滴水穿石’的美丽蝶变。”在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结束后,原建行福建省分行派驻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杨溪头村驻村第一书记彭振强写下了这段话。

彭振强记得很清楚,2014年4月29日是他和下党杨溪头村的第一次“见面”,也知悉了村民的第一大脱贫心愿:修好村里的那条主干道。这个想法得到了建行福建省分行党委的支持,主动联合其他扶贫单位,多方协调资源,帮助村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修路难题。

驻村三年,彭振强走访了村里的家家户户,山山水水,沟沟壑壑。正如他手机存放的十几张旧照片见证的那样,踏着月光到困难村民家里慰问了解近况、协调医疗队进村送医送药、多方筹集专项补助同村民一起修整盘山的机耕路、争取省工商联光彩农业项目补助,冒着酷暑到油茶基地里查看茶树长势。

一件件民生实事,一次次精心帮扶,助力全村人均纯收入三年间从6057元提升到10449元,也让彭振强成为地地道道的“下党人”, “驻”进了村民的心里。驻村期满告别的那一天,村民带着精心准备的锦旗、横幅,自发赶到村口为老彭送行,神情满是不舍,60多岁的老姆更是紧紧握住他的手,泪眼婆娑,反复说着“常回来看看”。

彭振强的故事也是建行福建省分行践行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一个注脚。建行福建省分行四年累计捐赠资金超480万元,用于支持乡村公路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爱心阅览室、幸福养老院等,助力乡村更宜居;而依托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校园、村医、扶贫、港湾等18个特色学堂,建行福建省分行不仅为村民提供助农取款、缴费咨询等金融服务,还通过致富带头人、电商带货、普惠微沙等超百场“金智惠民”活动,以知识下沉,赋能乡村振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