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石厝莓”的自述丨自由生长的我们又香又甜

综合
关注“好甜啊!”随着这声惊叹,我的使命完成了。我闭上眼睛,回忆起我这短暂却甜蜜的一生。

纯手工制作的草莓酱
我是一株来自日本的隋珠草莓,在平潭君山片区芦南村的一个草莓园里长大,照顾我的“老头”叫何树明,他是台湾人,很多人都亲切称呼他何老。在这里,我们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石厝莓。因为在我们生长的地方,有很多石头厝,他希望把我们家族成员加工成各式各样的甜品果酱,有朝一日成为平潭的“特产”。
去年11月,何老和助理陈三武把我们带到草莓园里,种在架子上,架子的每一层都有我的小伙伴,2700个兄弟姐妹从此在这里安家。突然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周围的一切都和原来不一样,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都需要我们一一适应。当时,我们的生命力都还很微弱,想要活下去需要足够的营养。

台胞何树明(右一)与陈三武正在采摘成熟的草莓
为了给我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何树明把我们的根埋进带有远红外线活化土的土壤里。这是一种经高温煅烧成具有多孔性远红外震荡波的矿土材料,含有多种矿质化微量元素,可电解土壤中有毒物质,提升土壤效能,使我们获得新的活性。在我们住下的同时,他们还在我们根部旁边拉了一条管子,每天都会有营养液从这里出来,喝起来可方便了。我们一天天地茁壮成长。
为了研究出最适合我们生长的环境,早日完成“石厝莓”的产业链发展,何老费了不少心思。他把我们分为六组,每一组的土壤湿度都不一样,日常供给的营养分量也不一样。对了,说起日常供给的营养液,也是何老精心配置的,添加了奶粉以及酵素等原料,利用远红外线技术,将营养大分子转化成植物易吸收的小分子,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成长所需要的营养,还能增强我们的抵抗力,远离病虫害。最近,这款营养液还获得了国家认证,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高达90,远超国家标准。
三武哥每天都会来看我们,记录我们的成长情况,清理多余的叶片,但大多时候都让我们自由生长。今年1月的时候,我们身体冒出了花骨朵儿,三武哥为我们请来了小蜜蜂,协助我们授粉,提高我们的坐果率,小蜜蜂每天都在我们身边飞来飞去,有时候还和我们玩捉迷藏。到了2月份,我和小伙伴们都开出了洁白的花朵,甚至有着急的小家伙冒出绿油油的果实,当然也有几株小伙伴没熬过冬天,就枯萎了,值得庆幸的是,99%的伙伴都活下来了。

草莓园采用自动化滴灌系统
天气逐渐回暖,我的身体里也结出了果实,三武哥说,我们这组的长势是最好的。一些早熟的兄弟姐妹,三武哥就把他们摘下来,送给朋友们品尝。看着小伙伴们一个个离开,心里有些不舍。三武哥说,会把吃不完的草莓制成果酱,以另一种方式保存下来,心里又有些许欣慰。
有时候何老也会带朋友到草莓园里来看我们,每一个品尝过的朋友都夸我们又香又甜,心里美滋滋的。我听何老和朋友说起,他原来和家人一起生活在美国,这么大年纪了还独自回国,从事农业,就是希望能为祖国做点贡献,把远红外线震荡波技术带到平潭,生产有机肥,研究有机农业的绿色发展。之所以种植最难种的草莓,推广“石厝莓”,就是希望让更多人看到有机农业的发展前景,再难种的草莓,即便是在海岛上,我们也能种活,他想用有机肥保护我们珍贵的土地。那时候,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快点健康长大,实现何老的愿望。
终于,在3月27日这天,阳光明媚。何老把我的果实摘下,送给他的记者朋友。他说:“如果你觉得我们种的草莓好吃,希望你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台胞在平潭研究有机农业种植技术,并且愿意把我们的研究成果分享给每一位农民,让大家都用上更好的有机肥,种植出健康的有机蔬果,一起保护我们的祖国大地,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来源/平潭时报 孙梦玲(文)蔡起辉(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