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从乞丐到一等功臣!还有厦门这本日记首次“曝光”

今日海沧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海沧君讲故事

幸福海沧人,不忘来时路。

在改革开放、跨岛发展的征程里,海沧区已迈向国际一流海湾城区。城区环境越来越优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没有忘却历史长河中,那熠熠生辉的红色薪火。

从安溪乞讨三天三夜走到海沧

在地主家当长工并驾船“支前”

参与东山保卫战立一等功

军功证被三十一军军史馆永久收藏

……

东山保卫战资料图

小说都写不出的传奇的经历

统统都发生在他身上

他,就是海沧鳌冠人苏党

(曾用名:苏文党)

老人过世14年了

至今很多上了年纪的鳌冠人

一提起他都竖起大拇指:

老苏,是个人物啊!

乞丐出身的“支前”壮士

1949年4、5月份

解放军侦察兵进驻厦门后溪

为解放厦门战斗做前期侦察工作

当时海沧集美交界处有个马銮村

该村的保长与苏党相熟

虽然此时的苏党只是一个

从安溪沿路乞讨到鳌冠落脚的小长工

但他的勤快、机灵给保长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有天保长突然问苏党:

解放军侦察需要人当船工

你愿不愿意为解放厦门做贡献?

原来保长还有另一重身份:

共产党地下交通员

苏党知道实情后先是震惊

紧接着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好!

于是,在将近半年的时间里

苏党运用自己熟悉水路的优势

多次带领解放军侦察情况

之后也参与了鳌冠渔民驾船“支前”

运送解放军抢滩登陆

通过近半年的接触

苏党发现解放军

和以往印象中的“当兵的”不一样

他们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宁愿睡在番薯地里,也不入户借宿村民家;

他们心系人民群众安危。渡海登陆时,他们站在船头面对枪林弹雨,也要保护船工。

因为“支前”解放厦门作出突出贡献

苏党荣获三等功

参与东山保卫战获一等功

在前期侦察工作和渡海作战中

苏党的勇敢机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他得到机会参与扫盲培训

之后被培养成为海澄县公安特派员

历史小课堂:什么是公安特派员

解放初期,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并没有派出所等机构,只有1位或者2位公安特派员。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派出所在各个乡镇逐渐普及以后,公安特派员这个名称,才退出了历史舞台。

1953年7月16日

东山保卫战打响

守岛部队顽强抗击数倍于己之敌

闽南地区武装力量疾驰增援

苏党与一众来自诏安、云霄等地

公安特派员、民兵等组成一支

二三十人的队伍增援前线

虽然大家都没有非常丰富的战斗经验

但凭借着一腔热血和熟悉地形优势

这支临时作战部队歼灭敌军十余人

为战斗胜利作出杰出贡献

苏党本人也因此荣获一等功

苏党的家人回忆,老人在世时曾说,“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入党。是共产党让我的人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名字里就有‘党’,这是冥冥之中天注定!”

2007年,苏党去世

在他去世前,他的两张军功奖状

被原31集团军军史馆永久收藏

在革命年代

鳌冠豪杰辈出

不仅有“支前”船工苏党、刘营

还有一位抗美援朝老兵姚水先

(曾用名:姚代燕)

姚水先是1918年生人

1951年2月入朝作战

曾获三等功4次、四等功3次

虽然老人已过世多年

但他的军功章、证件等遗物

被子孙后代保留完好

其中还有一本日记

详细记录了老人入朝作战记录

现委托海沧君将其公之于众

尽管战功赫赫

但姚水先在日记中却仍反思

“但对人民贡献太少”

革命品德之高尚纯洁

令人动容!

后人对历史的铭记

就是对革命前辈最好的致敬

来源:今日海沧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