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连江龙头村:滩涂生金,产业富民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大自然孕育的滩涂风光

以海为田的劳作场景

造就了这里独特的“海上梯田”景色

作为明代名将戚继光的抗倭前线

这里留存着

保家卫国、寸土不让的传奇故事

这里是乡村振兴省级试点村

——连江县透堡镇龙头村

透堡镇龙头村因山形似龙头而得名,因千亩碧海银滩而兴旺。近日,记者走进龙头村兴荣养殖有限公司花蛤人工育苗场时,工人们正拿着大盆洗苗,一粒粒黑如细沙的正是花蛤幼苗。洗净后,工人便将花蛤苗和水洒进养殖池。

▲图为一斤花蛤苗

据育苗场负责人陈长斌介绍,眼前这些花蛤苗一斤有6000万粒,等养到一斤一百万粒至两百万粒时,便可售往辽宁、大连、闽南等地。除了花蛤苗,养殖场里还分季节培育着蛏苗、虾苗、红鲟等水产品,得益于龙头村独特的沿海滩涂和纯净无污染的水源,育苗场产出的各类水产品深受市场喜爱,供不应求。

以前,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万块的老渔民,现在通过引进先进养殖技术,兴办养殖场、承包虾塘,一年能赚几十万元。如今,在龙头村的海边,一眼望去,大大小小的养殖场、四四方方的虾塘,正是当地渔民写在海里的一个个致富故事。

同时,龙头村还依靠肥沃的平原,发展包菜、花菜、豆苗、春菜等特色蔬菜农业,规划发展赏荷、采莲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活动。渔业、农业、旅游业……随着产业振兴之路越走越宽,龙头村的村财收入也实现了“从零到数十万元”的跨越。

近年来,龙头村加大村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打通进村入户的交通“毛细血管”,共建成村道2300多米,基本实现全村道路硬化。

在通往烽火台的高顶山山脚下,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上山道路进行路面硬化。据村党支部书记刘广介绍,该道路是村民上山种植生产、休闲娱乐的必经之路,改建前,路面坑坑洼洼,在下雨天易造成安全事故。该道路硬化改建工程被列入龙头村今年的“乡村振兴”项目,总投资44万元,道路设计长148 米,宽6米,预计五月中旬完工。

如今的龙头村呈现出一派宜居新貌,村道四通八达、干净宽敞,新楼拔地而起、错落有致,村前公园、文体公园等配套一应俱全。村民林景碟自豪地表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生活越过越富美了。

据村党支部书记刘广介绍,下阶段,龙头村将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传承老区精神,讲好红色故事;立足千亩滩涂,壮大蓝色产业,探索将碧海银滩转化成金山银山;深挖文化资源,做足特色文章,发展文旅产业。

主办:福州市委乡村振兴办

运营:福州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监制:陈斌涛 赵克钦 贺鹏

来源:连江微新闻

编辑:陈智丰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