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91年前的枪声响彻鹭岛!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40年前,一部震撼人心的彩色故事片

——《小城春秋》问世

陈耕作为该影片编剧

和同事们在鼓浪屿上闭关一个月

将高云览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成了剧本

《小城春秋》他读了几十遍

他说要让这部片子有厦门小城的味道

真实再现厦门那次惊心动魄的破狱事件

他说:

是厦门这片热土

是厦门的悠久文化

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我们

我们对它充满感恩之情

今天,让我们跟随陈耕先生

回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1930年

思明南路藏着一处”宝藏建筑“ 

91年前鹭岛响起了枪声

40多名革命同志被救

故事就发生在思明南路

厦门思明南路小巷的角落里,有一处不显眼的旧楼。这里藏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200余年历史的建筑,它就是91年前轰动全国的厦门破狱斗争发生地。

1930年,中共福建省委和厦门党组织成功策划、武装破狱,营救狱中40余名被关押同志,我方无一人伤亡。

陈耕先生说:“这是一次天衣无缝的劫狱斗争,而且把所有人都安全地营救和转移出厦门,书写下福建党史光辉一页。”

《小城春秋》小说及电影海报

革命战争时期,国民党政权多次在厦门破坏中共地下组织,逮捕大批共产党人及革命群众,羁押在思明监狱。

思明监狱的环境十分恶劣,60多平方米的牢房关押了40多名革命同志。夏天蚊子多得惊人,跳蚤更是布满草铺,敌人既不释放也不提审他们,入狱的同志等于是被判死刑或无期徒刑。

原思明县监狱

此时恰逢革命形势的发展时期,急需干部来领导群众开展革命斗争。中共福建省委和厦门党组织在慎重分析和研究之后,为了营救身陷囹圄的同志,挽救革命的有生力量,决定武装破狱。

5月25日上午9点,看守人员防备相对松懈,我方武装队员顺利通过了敌人的哨卡,占据了监狱的各处要害。

枪声就是破狱行动开始的信号。埋伏在外的武装队队员击毙执勤的门警和警备队长,砸铁锁,开牢门,剪脚镣,放出同志。10分钟,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成功营救了40多名同志。

“厦门破狱斗争”石碑雕像

这群革命者,用他们大无畏的英勇精神创造了一场以少胜多、毙敌多名而我方无一伤亡的战斗奇迹!

如今

沉睡的旧址”活“了起来 

破狱斗争旧址被列为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辉事迹激励数代人

为了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1982年,厦门市政府将原思明县监狱旧址更名为“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狱内多处地方都得到了修缮,透过脚下的地砖和四面的灰墙,还是能看出历史和岁月的痕迹。

2004年,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得到了重修,被厦门市委、市政府公布为厦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厦门破狱斗争旧址”入口

而《小城春秋》小说和电影,也让厦门破狱壮举广为人知。

现在,破狱斗争旧址设有展厅,以图片为依托讲述破狱斗争的过程,牢房正对面的墙上还有图文结合的浮雕《小城故事》。展厅的背面为三间审讯室,摆放着玻璃钢制成的审讯官和烈士,陈列着复原后的审讯刑具。

陈列展板

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走过革命先烈曾踏过的地方,聆听着革命先烈的英勇壮举。

陈耕先生说:“在厦门历史长河里,破狱斗争是一首气壮山河的革命史诗。我们对于厦门这片土地,这个城市满怀感恩之情。它所积淀的文化、给予的营养和力量,值得我们传承弘扬、继续创造!”

综合来源:厦门日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厦门红色记忆》、思明快报、福建纪检监察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