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制作的《一秒有多长》科普动画播放量超25万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日前,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在福建新浪上播放《一秒有多长》计量科普动画,三天时间播放量突破25万,许多网友纷纷点赞,网友们表示用量小七卡通玩偶形式解释科学现象和科普知识,形式新颖,好看易懂,风趣幽默,是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和传播计量科普知识的有益尝试。

2021年以来,福建省计量测试学会组织科普团队制作科普视频近30个,其中有10多个登录学习强国平台,浏览量剧增,多数都已在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上发布,《眼镜中的计量》、《灯光中的计量》和《血压计的计量》等多部原创科普视频播放量破万,上线的视频及动画观看人数达18万余人。

《一秒有多长》文字版:

我们的生活是1秒1秒累加而成的。冲一杯咖啡30秒,等一个红绿灯15秒,每天8点前必须打卡,超过1秒,就要扣钱。

秒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的最小时间单位,只是钟表滴答一声,却可能发生很多事。你想过吗:1秒究竟有多长?

传统上我们定义的一秒,是根据地球周期运动定义的,地球自转一圈大约是1天24小时,1小时等于60分钟,1分钟等于60秒,所以,1秒钟等于1天所需时间的86400分之一。

但是,后来发现每一天的时间并不完全相等。例如冬至那一天就比春分那一天长十几秒,那我们到底该用哪一天的时间来定义秒呢?

而随着生产和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时间精确度要求越来越高,用1/86400天来定义1秒,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于是,在1967年召开的第13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最终定义了秒“铯-133原子在其基态两个超精细能级间跃迁时辐射的9192631770个周期所持续的时间”。这个标准一直延续至今。

听不懂?没关系。其实不用想得太复杂,我们可以把原子想象成一套钟摆,那么1秒钟,铯原子的钟摆可以摆动9192631770次,因而大幅提升了时间测量的精度。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原子钟可以做到160亿年都不差1秒的精确度。

你秒懂了吗?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