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陌之中 寻觅古镇里的船政足迹

综合
关注千百年前,闽安古镇曾经有着舟楫如梭、商旅不绝的繁华景象,也有过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海防岁月。现存全国唯一海防军事衙门、全国石桥海图唯一石雕、清朝全国最早设置的水师都出自闽安古镇。

福州现存最古老的石桥——迥龙桥
始建于唐末901年的迥龙桥又名“飞盖桥”“沈公桥”,长度66米,宽度4.6米,四墩五孔,最特别的地方是桥墩为船头形,可以有力减少潮水跟洪水对桥体的冲力。桥上有18组、36尊的石雕刻,其中的海图石雕象征着船员期盼征服大海,渡海安康。

“海上丝绸之路”的古航道——邢港河
邢港河曾经密布3个古码头、6个古道头、8个古浦头。千百年来,无数的船只、货物从这里出发,纵跨南海,横越印度洋,将丝绸、茶叶、瓷器、木料等物品源源不断运往各国。

清朝时期,闽安武口海关设立,对进入福州的贡船、商船征收进口税。关税收入为闽安带来充足的资金,有力支持了福建船政的创建。在福建船政创办时,闽安武口海关拨付了40万两白银,此后,每年拨付5万两白银作为日常运营经费。

现存全国唯一海防军事衙门——闽安协台衙门
闽安协台衙门为清顺治年间所建,整体建筑由门楼、仪门厅、正厅和后堂组成,院内有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碑等珍贵文物,是我国现存少有且保存完好的传统水师衙门,也是我国重要的涉台文物之一。

(英军犯顺厦门报警碑)
福建船政的见证者——闽安古镇

(石头城西门遗址)

(普庵楼——陈明良牺牲处)
在闽安虎头山,有一处戍台历史文物见证了当年闽籍将士保卫台湾的真实历史——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这是国内少见的将阵亡将士的籍贯、姓名单独列碑的墓群,墓群里长眠着1874年随沈葆桢赴台的闽安水师左右营等为国阵亡的135位清军将士。

(福州戍守台湾将士墓群)
如今的闽安,不再是繁华的港口,也不再是水师们的营地,但这里留下的衙门、石碑、石桥,都在诉说着漫长厚重的历史,昭示着不朽的爱国精神。
12月3日22:00,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船政1866》,走进闽安协镇署,踏上千年迥龙桥。在巷陌之中,寻觅历史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