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圆瑛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 纪录电影《一代爱国高僧圆瑛》丝路电影节首映见面会

综合
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宗教工作,积极推进创新宗教工作。在今年的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首任新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圆瑛大师就是一直秉承着这样的思想,他“为法为人为证菩提,爱国爱教爱和平”及“本性楞严”的佛学思想,“国家存亡,匹夫有责;佛教兴衰,教徒有责”的爱国精神至今还在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

为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圆瑛爱国主义精神,由福建华文影视传媒有限公司出品、摄制,中共古田县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拍摄的纪录电影《一代爱国高僧圆瑛》在第八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与观众见面了。

高僧圆瑛是佛教领袖,他一生爱国爱教,反对侵略,热爱和平,坚决维护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他先后六次远渡南洋,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播下了佛教文化交流的种子,为促进海内外的佛教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努力;他在中华民族危难之时,挺身团结佛门僧众,共赴国难。圆瑛大师伟大爱国主义和无私奉献精神都深刻践行了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据了解,该影片由闽派电影创始人王友编剧、导演,王友介绍,在挖掘圆瑛大师这一人物的过程中,了解到了许多圆瑛大师的伟大事迹,深受其身上蕴含的丝路精神所感动,希望能够以电影为纽带,将圆瑛大师的一生贡献发扬光大,通过大银幕更好地传播佛教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文化意识,同时也希望这部影片可以引导更多人去自发地关注从古至今宗教文化背后的爱国故事,引导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影片运用纪实拍摄方式,以年轻人陈凯的视角带领观众全程探访、寻踪,真实再现了圆瑛大师一生讲经说法、传播宗教文化、支援抗日救亡运动等事迹,展现了圆瑛大师身上爱国爱教两者并行不悖的理想状态,将“救国存亡,匹夫有责”、“出世常怀家国忧”的爱国主义精神精彩地呈现于大荧幕。

高僧圆瑛是从福建古田走出的世界名人,是新中国成立后佛教协会的首任会长,他勤学苦修,积极进取,提倡兼容并蓄,提出了政治与爱教不可分离的思想,都是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影片通过再现圆瑛大师这样一个容易引起观众共鸣的人物,抓住人物特点和其代表精神,讲述了他六次远渡南洋,传播宗教文化以及伟大抗日的故事,深入挖掘其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当代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树立具有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