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看特区精神,如何在厦门自贸人身上传承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本期风华人物

洪晓东

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管理委员会政策法规局三级主任科员

作为亲历者,我真切感受到,特区人民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在新时期厦门自贸片区建设者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今天——我有话想对厦门说。

初识厦门那年,我10岁。随父母从青岛迁居厦门,从一个海滨城市,到另一个海滨城市。25年来,伴随着特区发展,我在这座城市求学、工作、恋爱、组建家庭……几乎所有人生大事都在这里完成,我与厦门互相见证着彼此的成长和改变

2015年4月21日,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揭牌成立,这是厦门特区建设40年中的里程碑事件。就在第二年,我加入了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成为政策法规局中的一员。

制度创新是中央赋予自贸试验区的核心任务,是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生命线”。而我们政策法规局的工作,恰恰是谋划、研究、推动和跟进厦门自贸片区的制度创新工作、重点改革试验任务。

5年来,我参与了厦门建设自由港型经济特区、厦门自贸片区“十四五”规划、扩区等一系列重要专题调研和方案编制。我的电脑里,关于自贸区的工作有276个文件夹。每一份方案、每一项举措,是在反复字斟句酌中,凝聚了无数改革开放建设者们的智慧和心血,从文字形成,到方案落地,变成鲜活的真实案例。

在一轮又一轮的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中,我参与和见证了厦门自贸片区的一次次腾飞——498项创新举措、111项全国首创经验的诞生,30项改革试点经验被全国推广,5个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

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一代又一代特区人民敢为人先、敢闯敢试的精神,在新时期厦门自贸片区建设者们身上的传承。

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建设一个贸易投资便利、创新生态一流、国际经济交往活跃、辐射带动作用突出,以“制度+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产城融合的智慧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中国特色改革开放的新样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的引领示范区,愿尽我所能,为把厦门经济特区办得更好、水平更高出一份力。

40年特区建设的成果,正是厦门人“爱拼才会赢”这股干劲儿的最好诠释。

  ——洪晓东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