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载创新实践 厦门创新创业园蝶变之旅

综合
关注追溯厦门创新创业园的发展
仿佛就是在阅读一本创新的故事书
从1996年12月的几个人、一间办公室
到如今汇聚2000多家企业
成功孵化培育800多家企业
创新作为一条主线
一直贯穿厦门创新创业园发展历程中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地方人大立法
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的政策
主要参与单位、
全国首个台湾学者创业园、
全国较早实行国企运营管理的创业园、
福建省首批全链条孵化体系
……
经过25年创新探索
这里已开拓出
“规模化、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
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而近5年来
厦门创新创业园进一步推动
企业孵化向产业孵化提升、
区域孵化向国际孵化突破站
在25周年的新起点
厦门创新创业园
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冲锋”
向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迈进
今天的厦门创新创业园
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
国家小型微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
国家众创空间2家
近7年连续获评
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在推动海峡西岸双创事业发展
和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东海之滨,鹭岛厦门。当双创的历史坐标返回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厦门火炬高新区的厦门创新创业园,彼时已肩负起厦门经济特区科技企业孵化的特殊使命,掀开了厦门创新创业的崭新一页。
作为厦门定位鲜明、多极支撑的双创高地,这里一路探索一路前行,如今已建成海峡西岸最大的科技企业孵化集群,在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事业上书写了璀璨篇章。
肩负着先行先试、服务大局的重大使命,厦门创新创业园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厦门双创事业发展开路拓荒,成为全国第一个地方人大立法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政策的主要参与单位、全国首个台湾学者创业园、全国较早实行国企运营管理的创业园、福建省首个海外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福建省首批全链条孵化体系、福建省首个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厦门市首个金砖人才创业基地……

▲厦门创新创业园俯瞰图
今天的厦门创新创业园
已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
国家小型微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2家、
国家众创空间2家
近7年连续获评
优秀(A类)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在推动海峡西岸双创事业发展
和集聚高端人才等方面
发挥了重要作用
“伴随着步入风华正茂的25周岁,厦门创新创业园锚定高质量、激发新动能,开拓出‘规模化、专业化、资本化、国际化’联动发展的新格局,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厦门创新创业园运营管理单位——厦门高新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业中心”)董事长黄永鸿表示,“近5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以融入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双创示范基地为抓手,全力以赴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推动企业孵化向产业孵化提升、区域孵化向国际孵化突破,进入了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转折点。”

▲厦门火炬新科广场
>>>
载体规模化
构建福建首批全链条孵化体系
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旅
1996年12月,厦门创新创业园从几个人、一间办公室起步。如今,一串串创新创业数据,见证着厦门创新创业园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旅。
目前,厦门创新创业园双创孵化载体建筑面积达110万平方米,其中属于创业中心资产的双创孵化载体近5年新增约76万平方米,是前20年自有资产载体的2.8倍。
随着载体规模的迅速扩大,厦门创新创业园孵化成效也日益突出。目前园区在孵企业2000家,是2002年在孵企业数量的9倍;2020年园区企业总产值215亿元,是2002年产值的107倍;已累计孵化毕业企业8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8家、新三板挂牌公司25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8家。园区目前拥有国家、福建省、厦门市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8家(占厦门市11%),福建省科技小巨人企业117家(占厦门市14%),厦门市科技小巨人企业/领军企业196家(占厦门市12%),厦门市高新技术企业230家(占厦门市10%),厦门市“三高”企业279家(占厦门市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1家(占厦门市近7%)……
今年11月底,在位于厦门同翔高新城的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基地项目现场,10多栋统一装饰的厂房让人眼前一亮,400多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进行最后的收尾工作。

▲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专业孵化器
作为福建省重点项目,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基地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是厦门创新创业园规模化发展的重要一环。
近5年来,伴随着厦门火炬新科广场、厦门火炬石墨烯新材料孵化基地、厦门火炬荟智空间、同安孵化基地等新基地不断建成投入使用,厦门创新创业园载体规模迅速扩大,构建了“一园多点、跨岛发展”特色孵化格局,搭建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成为福建省率先形成全链条孵化体系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
双创由“众”而积厚成势,因“创”而破茧成蝶。
如今,这里培育成长出全球唯一以光伏支架为主营产品的上市公司清源科技、国内规模最大的四元系红黄光LED芯片制造商乾照光电、国内首家提供商业化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生产商瀚天天成、全球热敏打印机芯销量位居第一的汉印电子……
时光荏苒,人们见证着厦门创新创业园的发展壮大、创业英才的茁壮成长、硬科技企业的不继涌现,一大批企业破茧成蝶“飞”出园区,成为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中坚力量。
经过25年的发展,厦门创新创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和育成能力初具规模,对人才和企业的集聚、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
布局专业化
打造海峡西岸产业孵化新高地
发展细分领域的专业孵化器
“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细分领域的专业孵化器,孵化出专精特新企业,是孵化器发展的必然趋势。”黄永鸿表示。
为推动企业孵化向产业孵化迈进,围绕厦门市和厦门火炬高新区主导产业,近5年,厦门创新创业园先后搭建了石墨烯新材料、物联网、生物医药、海洋等4个专业孵化器,其中火炬石墨烯已成为福建省石墨烯产业“两核三区”示范龙头,并助力厦门成为国内6个石墨烯产业发展重点地区之一,居于国内第一方阵。

▲厦门火炬物联网专业孵化器
加点石墨烯,产品就可以变“神奇”。能发热的玻璃长椅、可屏蔽电磁辐射的薄膜、可弯曲折叠的屏幕、更薄更耐用的电池、更小的处理器……走进石墨烯专业孵化器,一个个打破垄断、填补空白、具备核心技术的石墨烯新材料企业集聚于此,一项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
为了推动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孵化,厦门创新创业园针对石墨烯行业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特点,打造“一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一个产业园、一个产业投资基金、一个产业研究院、一支专业服务团队”的“五个一”平台,为企业提供专业化、高附加值服务,将“软”环境化为“硬”支撑。
实践证明,“五个一”平台已成为撬动园区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孵化的重要支点,提升了创新能级。截至目前,石墨烯专业孵化器累计引进60个石墨烯新材料项目,其中产业化项目占福建省半数以上,从制备设备、石墨烯材料到下游应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石墨烯产业发展链条。
术业有专攻,“五个一”平台的成功经验在不断复制。
在厦门创新创业园,各专业孵化器正聚焦产业链,打造集科技研发、中试生产、成果转化于一体的产业链。
>>>
要素资本化
开启投资孵化新篇章
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
为园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是创业中心“孵化+投资”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之一。
近5年,创业中心的投资业务进入发展快车道,股权投资总额超过4亿元,是前20年累计投资总额1亿元的4倍。
截至目前,创业中心已累计投资创业项目61个,投资额约2.1亿元;累计参投基金12只,投资额3亿元;在管股权投资资金规模约15亿元,累计撬动社会资本110亿元。
目前,厦门创新创业园已形成创业直投、母基金、投融资服务共同构成的科技金融服务模式,推动科技、金融、双创全面融合。
清源科技是我国唯一以光伏支架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在这里,光伏支架像“向日葵”一样追踪太阳的位置,相比传统支架可提高发电量20%-30%左右。
早在2009年,创业中心了解到处于创业初期的清源科技面临发展困难时,主动出资100万元进行投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今年上半年,为加快推动科技金融服务由“融资”向“投资”转型,创业中心设立厦门火炬高新区首只中小企业加速孵化母基金——厦门火炬中小企业孵化加速母基金。该基金规模为10亿元,可持续加强对园区科技企业的市场化股权投资支持,推动区内科技企业发展壮大。

▲厦门火炬创业成长营创新大会暨创融汇2020创新年会
瞄准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难题,创业中心还成功打造厦门市规模最大、成员最多的投融资服务社群平台——厦门创融汇,目前已有380多家创投、银行、担保、券商、律所等机构加入。
创业中心在布局种子期、早期和中期的创业投资项目的同时,联合银行、金融服务机构为人才开辟绿色服务通道,定期开展银企交流会等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对接企业融资需求,配套开展科技金融政策宣讲与培训服务。
>>>
加速国际化
形成创新驱动发展新格局
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冲锋”
近5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主动融入区域和全球创新网络,举办5届海外创新创业大赛,推动设立福建省首个海外(硅谷)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设立厦门首个金砖人才创业基地,引进新加坡创士锋国际创新平台,已累计集聚海内外科技创业人才3000多人,其中海外留学人员1000多人,占来厦门创业留学人员总数的90%;200多人入选国家、福建省、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计划,包括“国家级创业人才计划”9人,占厦门市50%,位居福建省前列;福建省“百人计划”43人,占厦门市 13%;厦门市“双百计划”160多人,占厦门市29%。
将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来厦门创新创业作为助力厦门市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一项重要举措,厦门创新创业园以赛引才,向海外英才广发“英雄帖”。2017年以来,厦门创新创业园先后举办的5届海外创新创业大赛的赛区,包括美国、英国、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吸引参赛项目超450个,36个项目获推荐入选厦门“双百计划”。

▲厦门科技企业加速器
2020年,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期间,我国宣布在福建省厦门市建立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与金砖国家广泛深入开展政策协调、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等领域合作。
今年10月,厦门创新创业园参与承办的厦门金砖创新基地人才赛道暨留学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线上成功举办,来自金砖国家等53个项目云聚鹭岛,一决高下。与此同时,厦门火炬高新区金砖人才创业基地落地厦门创新创业园,该基地也是厦门市首个面向金砖人才来厦门创业的平台,可为金砖人才提供一站式创业服务。
以赛引才、落地金砖人才创业基地,只是厦门创新创业园进军国际化的缩影。近5年来,厦门创新创业园践行“金砖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继推动设立福建省首个海外(硅谷)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引进新加坡创士锋国际创新平台,力争打造国际化科技创新、智慧交流、产业合作的窗口。
▲第三届中国厦门海外(硅谷)创业大赛决赛
回顾厦门创新创业园发展历程,迎面而来的是豪迈的气息与火热的激情,是厦门经济特区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锐意改革的篇章,也是我国双创事业发展的精彩缩影。
那些狂飙突进的时代都成了画卷,而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25周年的新起点,厦门创新创业园将在高质量发展之路持续“冲锋”,实施“双百亿”计划:运营百亿元资产,投资百亿元基金。厦门创新创业园将用3个“一流”描绘蓝图: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营造一流服务保障,延揽海内外英才;以包容多元的胸襟,涵养一流创新生态;以先行示范的担当,打造一流事业平台,把高新技术集聚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
“渡过筚路蓝缕的初创时光,站在新的发展节点,厦门创新创业园将积极推进集团化、资本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在奔跑中加速,在贯彻发展要求上梳理战略思维、在精准研判上增强靶向思维、在抢抓发展机遇上提升创新思维,探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和模式,努力实现争先进位新突破。”黄永鸿表示,“厦门创新创业园将继续增强营商环境的‘软’实力和创新驱动的‘硬’实力,助力厦门火炬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再创更加辉煌的未来,向世界一流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迈进。”
来源:厦门火炬高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