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这个教育强区放大招了!

今日海沧
关注海沧教育放大招
一校五区
开启集团化办学新征程
今年满18周岁的北附
成立厦门市海沧区北附学校教育集团

这是海沧区第一家教育集团,海沧和北师大携手打造的合作办学新样板。在海沧教育局局长孙民云看来,这更是海沧深化教育改革的积极探索。
作为厦门岛外首屈一指的名校,北附目前有9000多名师生,分布在5个校区。
思齐校区是北附的第五个校区,今年9月正式启用,首批198名初中生在这里开启全新的学习生活。作为海沧第一所寄宿制初中校区,思齐校区满足了家长对优质教育的多元需求。
家长吴先生说,他女儿入读思齐校区初中部。因为是寄宿制,几个月下来,感觉她完全变了一个人:不仅学会了洗衣服,会打理自己的生活,自主学习的热情也提高了。周末回家,不用家长操心了,还主动做饭呢。
让优质更优质
对标岛内
发展成为岛外教育新高地
合作办学是海沧教育的一大特点,具体表现为“三高”:高起点定位、高品位嫁接、高品质发展。
而且,他山经验已融合发展出了海沧的教育特色,对外的合作形式和内涵不断扩展、加深,内生力不断加强,让海沧教育更具张力。
这也是海沧教育实现弯道超越、跨越发展的奥秘所在。

北附的成功更加激发了海沧人高位嫁接优质教育资源的热情。近年来,海沧与厦外、双十、华中师大、东北师大等合作办学的落地,将海沧的基础教育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业界认为,密集型合作办学是海沧教育爬坡过坎、补齐短板,走向教育强区的关键因素。
今年的初三学业水平考试,海沧再次取得了优异成绩,以厦外海沧附校、海沧实验中学、双十海沧附校为例:
厦外海沧附校的普高率高达73%,“一双外”的上线人数高达62人,相当于每6个考生,就有1人考上“一双外”。
海沧实验中学的普高率为71%,700分以上53人;一双外上线80人。
双十海沧附校更是突飞猛进,此次成绩已与岛内名牌老校并驾齐驱,高达28%的学生入读“一双外”。

中考英语成绩,双十中学海沧附校甚至超过了岛内名校。该校还有两位考生,拿下全市语文中考成绩最高分:140.5分。
难能可贵的是:寒门出了很多贵子。双十中学海沧附校的谢宇航、谢宇豪是双胞胎兄弟,小学阶段是在民办校成长的,入校成绩一般。经过几年的努力,兄弟俩分别取得了712、715的高分。
吴先生的儿子也是毕业于双十中学海沧附校,今年中考成绩近720分。他说,好成绩离不开学校的“因材施教,让优生更优,让差生大幅提升”的办学理念。比如,学校坚持小班化教学、分层教学,更加关注孩子的个体发展。
补强南片区
配套产业发展
“黑马”逆袭成区域名校
蔡尖尾山、大屏山是海沧教育的南北分水岭。
近年来,为下好教育这盘棋,加强产业配套,海沧区先将棋子锚定在南部的沧江新城片区——这里将成为海沧集成电路产业园、高端人才聚集区。

新城发展,教育先行。2015年,海沧区与华中师大签订合作协议,决定合办华师海沧附中、华师海沧附小,剑指区域名校,补强南部教育的短板。
实践证明,这是一着好棋。短短几年,华师海沧附小、华师海沧附中用惊人的速度完美蜕变,成为海沧教育的两匹“黑马”,既满足了老百姓对优质教育的期盼,又服务了沧江新城片区产业的发展。
家长林女士的女儿小学毕业于华师海沧附小,目前就读华师海沧附中初一年级。她说,这些年,自己见证了华师附小、附中的华丽蜕变。
蜕变离不开老师们的辛苦付出,说实话,学校现在的硬软件设施都很齐全,孩子能在这里上学很幸福,谢谢海沧给孩子们这么优美温馨的校园。

华师海沧附小校长何国强说:
合作办学六年了,学校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三句话,即‘学生争着来’‘老师愿意回’‘学区共成长’。如今,学校已有38个教学班,1821名学生,教职员工106人。

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既有人口快速增长因素,也有办学质量提升增加了吸引力的原因。
据了解,在第二十二届福建省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区级比赛中,全区7个一等奖,华师海沧附小就占了2个。

附小的成绩有目共睹,附中的进步更是十分抢眼。
合作办学以来,外来务工子弟占据80%以上的华师海沧附中,其教育质量综合排名提升30名,成为海沧区乃至厦门市进步最快的学校之一,受到各方关注。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1年,华师海沧附中,办学质量大幅提高。中考上线“一双外”的学生,已由曾经凤毛麟角的个位数发展到两位数。今年中考,53人上线“一双外”,比去年增加了12人。
从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定向分数线来看,华师海沧附中高达713分。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华师海沧附中与生活区优质校之间的差距正在大幅缩小。
两所学校已成为沧江新城片区的龙头校,教学质量快速发展,已能为集成电路产业园高管及员工的子女提供优质教育,进而留住更多的高新技术人才,服务于区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
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学区化办学
抬升教育“底端”
促进南北优质均衡发展
海沧人认为,海沧教育犹如在绘制一幅水墨画,以优质校为“点”,落笔后掩映开来,辐射全域。
为促进辖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发展,海沧区采取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学区化办学等措施,持续促进教育公平。

民办校新阳小学的学业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其学生质量与片区公办校的差距有了明显的缩小。
民办学校成绩为何提升如此之快?海沧君了解到,为了改变教育的“底端”,海沧严把师资的入口关,实行入职考试,通过的教师每人每月可以获得1500元的工作补贴。如此一来,不仅抓住了教师队伍的质量,也让民办校的师资得以稳定发展。
据悉,民办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除了入职考试,也与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学区化办学有关。
2011年,海沧区开始推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2017年开始,海沧区又实行学区化办学。
不久前,海沧区教育局对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学区化办学提档升级,将二者优化调整,统筹协调推进紧密型学区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链接:重大升级!事关海沧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学区化办学,沧江新城片区教育的“底端”得到了抬升,入读华中师大海沧附中的学生质量也在逐年提高。

资料图
为加强师资建设,海沧在厦门首创“青干班”,与东北师大合作,为未来的骨干梯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今,“青干班”的李鹏、陈江、陈辉影、黄丽红等成员都已走上了相关领导岗位。

一个可喜的现象是,教育事业发展了,海沧对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每次招聘都是门庭若市。
→链接:3082人竞抢50个岗位,海沧因这事又火了~
据悉,为了促进教育公平,现在海沧招聘进来的老师,都是按片区进行均衡分配。而且,近年来招聘的高层次及骨干教师向沧江、新阳、东孚片区倾斜。
海沧教育
未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