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当世遗撞上非遗,泉州发行首套“双遗”数字藏品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1年7月25日,泉州入选“世遗”,这座1300年历史的古城,彻底火了!作为古代著名的天然港口,“宋元中国·世界海洋商贸中心”。厚重的历史给泉州留下傲人“世遗”的同时,也为泉州带来了璀璨而数量众多的“非遗”。进入“后申遗时代”,古城风华、传统文化、非遗经典、闽南习俗等种种精华积淀,需要人们去传承和弘扬。

1月25日,泉州鲤城文旅携手功夫数字平台发行泉州首套“双遗”数字藏品,让这座古老的“世遗”城市携手“非遗”传承人,赋能泉州“双遗”文化传承、保护与开发,开启“数字文创”新纪元。

据了解,泉州“双遗”数字藏品选取“世遗”泉州多个经典景点,串联起泉州文化叙事,通过“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以NFT技术展现于大众眼前,提升泉州“双遗”文化的互动性、趣味性,让更多人感受到“数字藏品”里的泉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峰岩、杨曙宏[锡雕]作品形式呈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开元寺东西塔],以世遗+非遗呈现中国古代石构建筑瑰宝。

泉州东西塔是镇国塔、仁寿塔的合称,是中国现存最高的一对石塔,位于泉州市区西街泉州开元寺内。开元寺始建于唐朝垂拱二年(公元686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寺庙规模宏伟,占地面积7.8万多平方米。

锡雕也称“锡艺”“锡器”,是广泛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锡作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峰岩、杨曙宏作品

二、唐卡·府文庙:活态传承文脉

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唐卡]形式呈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府文庙],展现绚丽多彩的府文庙文化。

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初年(976年)的泉州府文庙,主体格局形成于1137年。大成殿是其核心建筑,为全国比较少见的宋代重檐庑殿式结构,面阔七开间,进深五间,殿顶铺黄琉璃瓦,正面殿前檐下有两根浮雕盘龙金柱和六根浮雕盘龙檐柱,这些建筑做法,是宋元时期州府级文庙中最高的规制。凸显了泉州府文庙建筑的礼制等级和官方身份,侧面反映了宋元海外贸易带给泉州文化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特殊地位。

泉州府文庙:宋元中国规制最高的州府级文庙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府文庙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为东南地区最大的文庙建筑群,建筑风格在全国现存孔庙中罕见。

三、影雕·老君岩:魅力泉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秋霞[影雕]作品形式呈现“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之一、世界文化遗产[老君岩],展现双遗文化风采,感受老君岩的壮阔。

影雕是石雕艺术中的一朵奇葩,是在绘画和雕刻之间提炼的影绘,在石头上深浅、疏密、虚实的有机结合,经过“千万次”的敲打,千万点成画,展现的是心灵与时光一起行走的艺术。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秋霞作品

四、唐卡长卷·丝路亲缘:泉州海丝盛况

《泉州海丝唐卡百米长卷之序章——丝路亲缘》便描绘了宋元时期泉州刺桐港的繁荣景象以及马可·波罗护送阔阔真公主远嫁伊尔汗国的中外历史友好佳话。画面中鸣锣击鼓,古韵乐曲相伴,身着盛装的市舶司官民等依次献礼,为和亲队伍举行祈风启航仪式,祈祷远航一路平安,祈福两国人民幸福安康,再现了古代“东方第一大港”的盛况。

画面中还巧妙融合了典型的闽南传统建筑、伊斯兰清真寺、中外代表性

帆船、呈现吉祥喜庆的凤凰牡丹、赠送的陶瓷和亲物品等创作设计元素,充分彰显了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泉州的非凡魅力。

泉州海丝唐卡长卷:丝路亲缘

《泉州海丝百米长卷——丝路亲缘》运用重色彩强烈对比、内容密集构成、线条精致细腻等艺术表现特点来进行创作,对于弘扬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讲好“一带一路“中国故事、推动“一带一路”文化旅游的民心相通,是件具有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的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精品。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