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由两岸青年自主发起共建的就业博览会顺利举办!

综合
关注
3月26日-27日,由台湾梦想家工作室、台湾陆生校友总会、星野学社和集美区两岸融合中心联合发起的“青春共建,梦想集合:2022海峡两岸青年(线上)就业博览会”在线上顺利举办。项目共吸引包括厦门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泉州市鲤城区团区委、集美闽台研学总部万千极美营地、中华青年交流协会、聚融壹家和启达台享在内的超过30家两岸相关单位参与共建,共吸引了将近7000位两岸青年线上参与。

台湾梦想家工作室理事长、台湾陆生校友总会会长郑良宏是本次项目的发起人,据他介绍,博览会是由关心职涯发展的两岸青年自主发起共建的纯公益创新性项目,始于2021年的五四青年节。“最初,我们只是希望支持台湾地区大陆学位生的就业和实习,但后来随着越来越多台湾青年参与进来,它逐渐变成了以助力两岸乃至更多地区青年职涯发展为更高目标的项目。”据他介绍,为了让项目发挥更大的效用,也是为了让更多的共建人和共建组织参与筹备,项目筹备过程被拆分成大小不同的细项任务,再由共建团队自主认领。他说:“以厦门市留学人员服务中心为例,中心支持了优质岗位推荐的工作,他们所打造的i海归平台在博览会上被及时推介给到大家,为来厦就业的留学人才提供了便利。再比如聚融壹家台湾青年双创基地,由他们支持的直播统筹工作,就很好地保障了共建效果的呈现与传播。”
作为这个创新项目的总顾问,集美闽台研学总部|万千极美营地主任王珺瑜见证了项目自诞生以来的整个发展过程。他说:“去年的项目虽然只有5天的筹备期,不过却吸引了超过1500位两岸青年参与。项目结束后,大家纷纷预约报名今年的共建,并贡献了许多创新思路,另有许多有招聘需求的企业也找上我们,这正是今年博览会得以继续举办的重要支持。”据他介绍,Co-Create(共建/共创)是当代全球常用的一种合作方式,尤其一些创新性企业更是把它作为企业创造力的一种内驱机制。他表示:“我们希望用这种创新的方式去引导两岸更多有想法、有能力、有责任心的青年参与到项目的组织,并把更多的决定权和主动权交给两岸的共建人。事实也证明,这样的方式不但打破了两岸沟通的壁垒,具象化了共识的目标,还通过激活共建团队的智慧引爆了这最后精彩的集体行动,开辟了两岸青年交流新的路径。”
对此,星野学社联合创办人陈秀珠深有同感,她表示:“即使受疫情影响,两岸青年的交流与合作并未停止。虽然目前的交流形式更多地转为线上,但这对两岸青年来说非但不是挑战,反倒萌生新的机会。就像我们从这次线上博览会看到的,两岸青年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积极参与到这场围绕共同关心的就业话题展开的公益活动当中,将彼此切身的成长需求作为交流的出发点,也让两岸青年有机会增进交流、互相帮助。”
据了解,该项目全程通过线上直播进行,吸引了包括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京东方、建发国旅、小米、TCL华星光电、亚马逊、极致游戏和三不五时等近20家各行各业领军企业参与招聘宣讲,通过与HR面对面对话,帮助求职者更好地梳理自身优势,匹配公司需求。此外,还邀请了部分就职于知名企业的陆生与台生学长姐和台湾资深人资长现身说法,为应届生掌握应聘技巧,提高求职成功率提供帮助。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也得到了包括天九共享集团CEO兼执行董事、前苹果公司全球副总裁戈峻老师,兰迪律师事务所主任、上海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刘逸星老师,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学者、前高盛证券执行董事钟基立老师,前明尼苏达大学教授、ICE营地教育研究院院长聂爱军老师等等在内的许多行业大咖的支持,他们一直以来都非常关心青年人的成长,这次也纷纷从不同角度引领两岸青年打开视野,并鼓励大家在未来寻求更加多元的合作。”郑良宏补充道。他表示,疫情对两岸的交流带来了一定的阻力,但也同样催生了很多新的路径,未来该项目也将继续在相关领域开拓创新,发挥更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