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今日正式揭牌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7月6日上午,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揭牌仪式在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举行。20多位市区人大代表、市区人大常委会领导及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场见证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的揭牌启用,这是全市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平台首进区级行政服务中心,也是全国首个台籍代表进驻行政服务中心联系台企台胞的活动站。

近年来,思明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开拓涉台服务渠道,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各分厅设立台湾绿色通道,为台胞台企提供专人帮代办服务,每年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涉台审批服务事项超过5500件。今年以来,思明区延伸“3+3+n”涉台服务模式,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先后成立思明区台湾青年发展服务中心、入驻台胞警务服务站,提供一站式落地综合服务。7月6日,创新引入台籍人大代表联系台企台胞活动站点,聚焦为台胞台企在鹭岛排忧解难,帮助台胞台企在鹭岛落地生根。

搭建新阵地,涉台履职促融合有“作为”

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位于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10楼,目前有21名人大代表入驻,其中有三批次台籍人大代表。融合台青发展服务中心台青服务,链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已提供台青台企生活、交往、就学、创业、就业等从入境到出境的一条龙、一站式服务平台。台籍人大代表将立足于服务乡亲,发挥密切联系台胞乡亲的桥梁作用,收集台青台企在生活、创业等遇到的问题和有关意见诉求,充分了解涉台社情民意,推动台青台企各项政策落实落细,助力对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优化提升,为两岸融合发声,为两岸交流牵线。

在10楼活动站,还可共享台青服务中心各方资源,如美丽心情咖啡馆、悦读书吧等共享交流空间,引导企业群众疏导压力、平衡情绪、增进沟通交流,促进人大代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通过人大代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困难和问题。

提供新平台,常态化互动群众有“温度”

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组织人大代表开展定期轮值,开展政务服务工作相关调研、检查等活动,建立人大代表、审批服务部门和办事群众多层互动联动解决机制。结合政务工作制定每月活动计划,设定每月主题内容,根据活动主题,结合代表行业特长,确定参加活动的人大代表名单,提前对外发布公告,明确接待时间和人大代表姓名,方便群众反映诉求。如本月主要围绕助企纾困的政策落实,由区市场监管局主要负责人和台籍人大代表现场接待,听取社会各界包括台胞台企关于助企纾困政策落实以及台青台企政策兑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问题事项解决、改进工作水平。

同时,优化区行政服务中心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的服务功能,拓宽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渠道途径,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在“思明区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设立“有事找代表”栏目互动,打破时间和空间局限,实现“云接待”24小时“不打烊”;群众通过线上和线下平台,随时与人大代表面对面对话,实现“零距离”沟通反馈。

建立新机制,跟踪督办促落实有“保障”

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制定了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站的工作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受理事项范围,细化办理流程和职责分工。加强对接沟通和宣传推广,落实人大代表调研、督查等活动,及时发现政务服务的堵点痛点,找准发力点和切入点,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使政务服务更便捷高效,群众更满意幸福。

为使活动站取得实效,建立了群众反映问题的登记、交办、督办、反馈等工作机制,及时梳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意见建议,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交办,加强跟踪督办,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站在对台工作的新起点上,思明区继续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致力于建设“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依托涉台一站式服务平台,持续完善惠台利台的各项配套措施,帮助解决台胞台企在鹭岛落地生根的问题,充分展现“亲帮亲、邻帮邻”的温情善意,在促进两岸融合发展上再立新功。勇立潮头,勇毅前行。思明区持续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以搭建人大代表履职新平台为契机,围绕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把作风改在大厅窗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提升政务能力和水平建设,助力打造厦门市国际化复合型大都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上再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