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伫立千年的画像焕然新生,汉唐舞蹈剧场《俑Ⅲ》翩跹而至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画中人从静到动从画中向我们款款走来,血脉中连结千年的气息渐渐苏醒,迷人的身姿带着汉唐风韵在台上舞动。2022720日,汉唐舞蹈剧场《俑》在泉州大剧院上演,用舞蹈链接过去与未来,感受汉唐之美的复现与重构。

《俑》系列作品正是对“异域”的想象。

《俑Ⅲ》是编导田湉“俑”系列的第三号作品,它延续了中国古代舞俑的意象主题,是对历史中身体姿态的重访;而较之前两部作品,俑Ⅲ的身体更当下、未来、也更具想象力。

以古画意象为主体的《俑》各段落独立成章。你看得到过去、原本、传统,也看得到霓虹、实验、光影,肢体在未来感的空间中奇妙碰撞。作品不同于追求复现古舞原貌,而是编导在学者视角下投身创作实践的不凡尝试——尝试建构一种具备文化底蕴与历史感的身体美学。

灵动舞俑重现千年古画风韵

俑系列力图创造一种新的审美,这首先体现在身体动作中遵循着一种“形式依据”。前两部中很多动作源于汉代、唐代的舞俑形象;《俑Ⅲ》则将视野放置于中国古代历史名画中:《簪花》的创作灵感源于唐代周昉的《簪花仕女图》;《行吟图》源于南宋画家梁楷的《太白行吟图》;《胡服美人图》源于唐代同名作品《胡服美人图》;《穿深衣的贵族》源于出土于包山二号楚墓的“彩绘出行图夹苎胎漆奁”……

“走向未来”的剧场美学追求

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古画被赋予了生命,变得灵动起来。观众在光的牵引作用下如同身置于博物馆——通过移动视角以观舞俑之美。《俑》将八个古朴纯粹的身体放置在方块灯光营造的玻璃罩中;《俑》运用多媒体制造独舞、三人舞的拓片效果使舞俑在底幕中起舞;而《俑》则走得更远了,克制的动作语汇,整体视觉走向了赛博朋克美学。

2022年还将引进优秀舞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扶持作品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原创民族音乐舞剧《红楼梦》等优秀舞台剧,上海彩虹室内乐团演绎“继承者”、走入永恒-斯科里亚宾钢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等音乐艺术精品舞台,以及一系列中外优秀益智儿童音乐剧《我们的糖果屋》、意大利国宝级儿童剧团TPO全新力作《丑小鸭》等优秀剧目,作全方面艺术文化媒介,丰富、饱和及推广着泉州艺术文化市场与氛围。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