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厦门“超旷艺术展”:以艺术之力滋养人民生活

综合
关注11月12日午,2022年艺术厦门“超旷艺术展”在翔安澳头超旷美术馆震撼开幕。本次活动由中共厦门市翔安区委宣传部、厦门市海洋高新产业园分指挥部、厦门市翔安区文化与旅游局主办,由艺术厦门博览会组委会、厦门市翔安区图书馆、厦门市郎园招商管理有限公司承办。“超旷艺术展”以践行二十大精神以开创新时代下“五加一”艺术新经济模式为核心优势,整合线上线下六种途径助力城市乡村文化艺术经济高速发展。同时通过举办全网艺术家学术研讨活动,深入研究贯彻“艺术赋能乡村建设”这一理念,把艺术和乡村连接具体到人对人、点对点的关系。又结合新时代下的数字化技术,贯彻落实“艺术”与“科技”的融合,旨在打造厦门艺术之城的核心示范区点,以艺术之力滋养人民生活。

“永不落幕的博览会”
厦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打造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和建设世界一流旅游休闲城市”。艺术厦门“超旷艺术展”以坚定的步伐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本次展览作品有六百二十余件,参展艺术家包括中美协、知名高校、北京、台湾、福建等地区六十多位艺术家云集。展区两大艺术板块,A区国潮澎湃:“东方魅力,引领时代”,作品涵盖书法、水墨、国画、油画等东方艺术。B区展览当代艺术潮流无界:“潮流世代,次元破壁”作品涵盖雕塑、潮玩、版画等潮流艺术。
超旷美术馆作为翔安的精品文化项目,不仅全面提升了当地的文化素养,也是打造翔安文化品牌的重要一步,此次艺术展的举办,不仅能够让中国传统文化及绘画艺术得以彰显,也能够让中外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从而激发出新时代翔安文化的特有风采。而本次展览也标志着超旷艺术之船在厦门岛扬帆起航。虽然本次展览将于12月底落幕,但超旷美术馆通过引进艺术厦门“永不落幕的博览会”形式,常设不同主题艺术展览,发挥社会效益,提升和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为澳头艺术小镇助力,力争成为厦门艺术之城的核心艺术示范区点。有效发挥连带功能,拉动翔安文化艺术产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结合。

“五加一”艺术新经济模式
艺术厦门超旷艺术展践行二十大精神以开创新时代下“五加一”艺术新经济模式为核心优势,带动城市文化艺术经济高速发展;结合时代下的AR、VR新技术打造艺术数字化沉浸式体验,传承文化艺术,与数字化科技、多元化艺术结合创新,呈现两岸文化艺术的新风貌,搭建起兼具时代感、科技感的可持续性发展两岸艺术交流平台。
通过艺术影响环境,激活翔安经济新动能
习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其中就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而厦门翔安澳头超旷美术馆便希望通过艺术影响环境,激活翔安经济新动能。通过美术馆带动艺术产业聚拢,实现艺术产业融合升级,培育艺术人才,扩大就业内容,帮助解决就业等民生问题,形成翔安艺术良好生态环境。带动本地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价值,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带动澳头小镇文化创意艺术产业可持续发展,优化翔安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的投资项目,增加政府财政税收,达到“筑巢引凤”的实效。

艺术赋能乡村,助力翔安乡村振兴
在城市发展规划中,澳头将建成海洋高新产业园。围绕“一港两湾三区”重点发展海洋高科、海洋文旅、海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全面推进澳头特色文化产业乡村振兴。而艺术厦门也以超旷美术馆为主体,孵化翔安澳头艺术产业园区,力图形成文化辐射效应。其中极具特色的便是海峡两岸艺术品交易中心,此项目以艺术为抓手,根植澳头当地的艺术出发,引入两岸文艺资源,增进闽台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打造两岸艺术品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完善艺术交易。让两岸艺术成为翔安亮丽的底色,朝着内外循环双向发展的目标稳步前进。

用艺术实现美育,丰富人民文化生活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人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教育,在传授技艺、经验和观念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使认识提升、情感饱满、意志坚定,从而实现人的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开馆以来,许多家长带着子女来到美术馆接受美的熏陶,学校学生社团也自发来到美术馆进行美的学习,各行各业人士慕名前来,都拥有了美的体验,这便是美术馆存在的重要意义与社会价值。美术馆的美育是全民性的,多样性的,开放性的。不论男女老少,无论市民游客,在遵守防疫规定的情况下都能来到超旷美术馆免费观展学习,这便是全民性的美育。超旷美术馆设置了国潮区、当代潮流区、雕塑区,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参展作品兼具高品质与特色,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审美与艺术追求,此为实现多样性的美育。而开放性的美育,不仅仅体现在场馆的开放,还体现在绘画作品里中西方文化艺术的碰撞交流,以及中华文化的兼容并蓄。此次艺术展也吸引了许多外国友人前来观展,相信超旷美术馆已让他们感受到中国艺术之美,文化之开放包容。同时超旷美术馆能够用艺术丰富市民精神生活内容,提升市民文化生活质量。正如习总书记在二十大上的寄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正是有源源不断的艺术之力把美育知识传播到人民中去,中华文化才会经久不衰、历久弥新!同时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艺术从业者把宣扬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己任,任重道远,勇往直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