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这个长乐人你认识吗?他的刀锋如刚柔相济的诗词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摘要: 古代也有不少文人得之心而应之手,以篆刻之形式,刻我心有所感之句,不论是放浪形骸之外的山川风情、还是悟言一室之内的心得哲言,刀锋所指,神采尽出,实人生快事耳!

 

篆刻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因古代印章多采用篆书入印而得名。

早期的篆刻,如秦汉时期,虽以实用为主,但艺术性也很高。印宗秦汉是学篆刻的必由之路,秦汉印为后来文人介入刻印提供了相当的典范。文人刻印除了刀法以外,还解决了字法——即入印文字的造型问题,还有材质的改进问题,即把金属材质换成了矿物材质。以元代王冕、赵孟頫为代表的文人印产生后,到明清两朝,印章流派纷呈,成就极高,尤其到了晚清,篆刻成为诗、书、画之外又一艺术门类。

古代也有不少文人得之心而应之手,以篆刻之形式,刻我心有所感之句,不论是放浪形骸之外的山川风情、还是悟言一室之内的心得哲言,刀锋所指,神采尽出,实人生快事耳!

接下来,就带大家一起欣赏长乐人卓继辉的篆刻艺术。

(一)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

(二)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俱道适往,著手成春。”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自然》

(三)

难进易退学者

“其难进而易退也,粥粥若无能也。”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

(意为做官前要再三考虑,去官时唯恐不速。)

(四)

坐我春风

“朱公掞见明道于汝,归谓人曰:‘光庭在春风中坐了一个月。 ’ ”

——朱熹《伊洛渊源录》

(后来“坐我春风”或者“坐如春风”发展为成语,多用来比喻与品德高尚而有学识的人相处并受其熏陶。)

(五)

(六)

“桂棹兮兰桨,

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

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诗者,

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诗大序》

篆刻作者简介:

卓继辉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诗词学会篆刻艺委会主任

原东海岸印社社长

福建省政协书画院特聘书法家

创作经历

卓继辉兼修书法与篆刻,几十年如一日。他自幼酷嗜书法,从唐楷入手,半生孜孜以求书艺奥赜,曾临帖颜真卿的《勤礼碑》与《争座位稿》,后学米芾行书《蜀素帖》,也曾临习过孙过庭《书谱》、怀素《自叙帖》等。他临池不辍、心无旁骛、精益求精,书法技艺渐佳,在大学期间便已崭露头角。

1985年,为纪念“一二·九”运动五十周年,举办了“福建省大学生书画巡展”,向全省各大高校征集学生书画佳作,卓继辉的书法作品被老师举荐参加展览,但由于作品上少一枚自己的印章,只能暂时借用老师刻的闲章,令卓继辉顿生遗憾,从此便专心致志地刻苦钻研起篆刻艺术。

为提高自己的篆刻水准,卓继辉又开始临习篆书,曾临习过秦汉砖印笔法和《散氏盘》《峄山碑》及明清流派印篆刻名家的篆书笔法等。在创作中,根据取法乎上的原则,他刻苦临刻吴让之、吴昌硕、徐三庚等名家印,以其扎实的书法功底,做到了传统篆刻的“七分篆三分刻”,其刀法经过几十年的磨练,已能与书法、篆法融为一体。

卓继辉重视传统,以虔诚敬畏之心传承明清篆刻古雅质朴兼具的印风。他的白文篆刻作品尤其能展现出汉印的遗风,遵循传统篆刻的规则,并吸收明清的流派印特点。良好的传统继承使得他的篆刻作品运刀如笔、方中寓圆,线条古朴见巧、流畅飘逸,并有纵横交错、融通变化的特点,体现了“刀走凌云志,字形流云姿”的精妙技艺,这不仅增加了审美的古韵趣味,更体现了他方寸之间的艺心,宛若吐纳芬芳的兰蕙。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