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露渐成珠 荷露诗歌作品研讨会在福州成功举行

综合
关注5月21日,由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学院、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福建省直机关文联联合主办,福建省直机关文联作家分会承办的中国作协会员荷露诗歌作品研讨会,在福建省文学院成功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了国内权威专家学者和诗歌爱好者,共同探讨荷露诗歌作品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价值。

诗人荷露
叶淑平,笔名荷露,福建漳浦人,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直机关青年理论宣讲队队员、省家庭教育指导师、省心理咨询师协会心理工作援助工作委员会委员、省艺术职业学院闽台戏剧学院“心灵美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客座副教授、民盟福建省委会社会服务委员会副主任、荷露心灵美学创始人。曾被民盟中央授予全国思想政治建设和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全国社会服务先进个人。在《诗刊》《文艺报》《福建日报》《福建文学》等众多报刊发表文学作品。作品曾获福建省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书院文化、荷露心灵美学、诗歌与读书心理学、哲学与社会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家庭家教家风家训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儿童文学、影视策划等。
与会者认为,荷露在诗歌方面已颇具成就,代表作品《纯粹的季节》《老茶神韵》《心的故乡》《浪漫的邂逅》《命中的场域》《我爱竹屿》《回家》等更是受到了高度评价。她的诗歌语言淳朴、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诗人深受冰心先生影响,荷露表示,这让她更坚定了自己诗歌创作的主要思想——对母爱和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敬畏。诗人是在新时代大背景下闽派诗群中成长起来的一名新秀。她的诗歌体现了清新自然、质朴真诚,包融大爱,富有生活性、大众性和时代性的乡愁特征,“疗愈”已然成为其诗歌创作的个人符号与特点,读其诗可以让人强烈的感受到文字间流淌着的幸福与美好,那是一种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朋友、学生的热爱,正如《荷叶诗选》开篇所写,“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对冰心为代表的女性诗歌创作风格的继承。
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主席陈毅达表示,荷露的诗歌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视野和水准,她并不歌颂苦难,品读她的诗往往能给予读者幸福感。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
著名文艺评论家、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认为,写诗的人之所以幸福,是因为她拥有对世界的别样眼光,往往会比别人看得更多、更远、更细微。荷露是微观世界的聆听者、精神世界的大富翁,在她笔下,诗情、诗意是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乡愁、亲情、爱、故土是常见的母题,她的诗中没有某些女性的刻薄、对社会的哀怨和自以为是的孤傲。乡愁和亲情给她牵挂和力量,化不掉的柔情让她凝思,并一步步成熟。在对美的把握上,荷露珍视“有诗的日子”,在诗里寻找内心的声音,探寻美的真谛,这是幸福的,她的内心也因此更丰富和包容,产生涵盖万物的超脱感。这在她的旧体诗里有更深的体现,这些诗纯粹、忘我、唯美,与自然在更大程度上相通,是诗人胸襟的外化。诗人的脚步在探索中不断坚实,必将有更大的艺术收获。
“母亲的围兜、流淌的小溪、百年香樟、炊烟袅袅、老茶树、手术台……” 荷露极善于从生活中捕捉诗意,用语言的美感,文字的韵意,将其惟妙惟肖地描绘出来。荷露的高妙之处恰恰就在于抓住细微之处并将其凝固,从中酿造出极具意境的诗意。那是细腻情感中对生活感受后的捕抓,是对周边事物哲学的思考,是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四季轮回的一种豁达与超脱的。
从荷露的诗里,可以隐约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海边有个村庄,村口巷尾有和蔼的伯娘、勤劳的阿叔阿婶,以及皱纹爬满额头的渔翁,还有风中的野菊花、残漏的城墙、焦虑的青苔,更有老茶、清莲、水仙、丹桂和似乎总也下不完的雨、滴不尽的晨露。故乡给予了荷露绵长的记忆和无尽的温柔,涵养了她一系列关于家乡、故土的诗歌。诗中反复出现的“萤火虫”,总是在夏天漆黑的夜里发出幽幽的光,那是童年有乡村生活经历的人才能体会的美好与安然。荷露的诗中有对母亲的无限思恋和对童年的深深眷恋,也有对奔赴诗与远方的“成长的痛”的惆怅与欣慰。一个有故乡的人即使只能遥遥眺望,也是个幸福的人。
在会上,作家荷露分享了创作感言。她说,从童年时光到不惑之年,诗歌陪伴她一路走来。创作是酸楚的,也是幸福的,经历了“初恋”(提笔忘字)、探索求学(低头弯腰)和思考(提笔忘情)三个阶段。作为一名非文学专业科班毕业的诗人,纵使酷爱诗歌,最初总有辞不达意的酸楚。福建省作协多年来创造的学习培训机会,让她获益良多。通过交流学习,通过深入民生和自然,她从不同层面汲取创作养分,聆听文艺大家的教诲,拓宽视野,增长理论知识,培育了文化信仰和家国情怀。民盟组织的学习也有力促进了她心灵的净化、思想的提升。
荷露表示,自己一直以来都在追求诗歌创作独特性和深度,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传递更多的思想和情感,为读者提供更多关于美的体验。同时,诗人也表示,通过此次研讨会让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文学价值,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写作信念和方向。

现场与会嘉宾合影
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文艺报》原总编辑梁鸿鹰;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作协主席陈毅达;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吴镇江,省人大常委会侨(台)工委副主任叶勇鹏;民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教授刘泓;致公党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吴棉国;省文联副主席、原二级巡视员邱守杰;省作协副主席,省直机关文联常务副会长,省委组织部原二级巡视员陆永建;福建省直机关事务管理局管理处处长、一级调研员张敏燕;省直机关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林秀美;福建省文学院院长钟红英分别致辞并讲话。与会者有来自省直机关和省文联等相关单位的领导,还有来自荷露家乡当地政府官员,还有荷露的亲友粉丝团,大家从荷露诗歌创作风格意象运用、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一致表示,荷露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创作上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佛性思想内涵,使人于禅味中净化心灵,启迪思想,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