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学子三下乡:探访山海之行,助力乡村振兴

综合
关注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目光要放到全局上,乡村振兴的道路任重而道远。2023年7月16日至29日,北京科技大学孟子居八闽情·山海行乡村振兴实践队10名成员在线下展开为期两周的社会实践。实践队成员先后来到宁德霞浦和三明泰宁,深入乡村调研,在这两块福建宝地上,挥洒自己的青春汗水,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为了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更好地被实施,作为兴农驿站的一个分支,孟子居八闽情·山海情乡村振兴实践队用脚步丈量大地,在这两片大地上留下了足迹,不断地深入调研、追寻问题的本质以及探讨解决的方案。实践队成员先后来到了霞浦县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海宏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参观了七星渔排、半月里畲族村、东壁村、泰宁古城、泰宁大金湖等文旅村落和景点,到泰宁团县委进行了一场座谈会,在开善乡进行了参观采访。

图 1 图为孟子居八闽情·山海行乡村振兴实践队合影
在此期间,实践成员孜孜不倦,经过不懈的努力,收获了许多成果,形成了有关茶叶市场以及留住乡村振兴人才的两份调查问卷,设计完成了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宣传手册,拍摄并制作了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宣传片和霞浦旅游业的宣传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切身实践中,实践成员对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提高了自己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

图 2 图为宣传手册部分页展示
一、 实现乡村振兴,企业是依靠
霞浦县近年来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正是因为有像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以及海宏食品有限公司这样优质的企业在支撑。作为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的经营者,霞浦县白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开云先生秉持初心,大力弘扬中国优秀的茶文化,以茶文化为依托,不断推动品牌建设。正是深知宣传对一家企业的重要性,刘开云先生用内化于心的对茶文化独到的见解,去举办白茶文化节,以弘扬白茶文化、发展白茶经济为宗旨,提高质量标准体系,构建市场流通环节;参加全国各地的白茶展会、白茶赛事;通过代理售卖、产品融合、基地整合成产供销一体化,挖掘文化内涵和非遗传承人的故事,让茶产业与乡村振兴相结合;通过企业的公众号宣传霞浦的历史文化等。

图 3 图为刘先生带领队员参观茶园
实践队成员跟着刘先生的步伐,探访了其所经营的茶园,见识到他们的茶园运营模式:在茶园上种植桂花树,茶树结合,打造外围空间,茶园施有机肥,插粘虫板,安装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通过这种高标准、施加有机肥的方法,为的就是打造优质的品牌。队员们来到了刘先生的茶室,一起品尝了白毫银针,从刘开云先生的口中,队员们也了解到了天然峰公司自成立以来一路的历程,对霞浦的白茶和茶文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些认识和了解能够帮助小队成员更好、更加完善地完成宣传手册和宣传片。
海宏食品同样也是霞浦县一家优秀的企业,他们一直致力于霞浦海产品的生产制作,始终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小队成员从参观海宏食品的食品加工厂开始,配合工作人员穿上鞋套、戴好头套,为的就是不让灰尘等污染到食品。

图 4 图为队员了解紫菜的包装过程
无论是产品原料的保存,还是对食品进行一步步的加工,海宏食品公司的员工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的态度,让食品的安全卫生达到了一个极高的标准。也许正是因为有像海宏食品这样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竭尽全力制作让百姓放心、让人民信任的食品,霞浦“海带之乡”、“紫菜之乡”的美名才更加声名远扬。实现乡村振兴,企业是依靠,但是靠的不是一味追求利益,而是依靠绿色可持续发展、用大国工匠精神不断锤炼出优质的产品,最终才能获取健康的产业效益。
二、 实现乡村振兴,环境是保证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良好生态本身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福建”、“清新福建”,霞浦和泰宁也自然拥有着极好的环境资源,在不破坏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自身的环境优势和地域优势,走一条绿色旅游业的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 5 图为队员聆听畲族博物馆馆长讲解
霞浦县的半月里畲族村,就是傍山而建,他们依托优美的环境以及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成一个极具特色的旅游村落,东壁村则依托海景,亦是一处美丽的景点。泰宁县的旅游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无论是作为国家AAAAA级景区的大金湖,还是古色古香的泰宁古城,都值得人们去观光游览。实践队到这些旅游村落和景点参观调研,也是切身见识到他们对环境的保护绝不只是一句空话,而是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无论何时,在实现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生态环境都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三、 实现乡村振兴,创新是法宝
当一种产业独自发展很难再促进经济增长时,产业的融合就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只有不断拓宽创新思路,充分考虑到自身的地理优势,乡村振兴之路才能够越走越通畅。
霞浦县的七星渔排就很好地运用了创新思路,他们将渔业和旅游业进行了产业融合,在大海之上打造出了融渔业和旅游业为一体的七星渔排。于广阔的大海之上,七星渔排就身处其中,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休息吃饭,尝尝最新鲜的海产品,还可以体验钓鱼、喂鱼的乐趣。其中,更是有很多娱乐项目供人们选择。正是这样独到的处理,将渔业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两者也逐渐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与此同时,渔业和旅游业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图 6 图为实践队在天空之镜合影留念
实践队在见识到了如七星渔排这样产业融合的创新之后,都感慨万千。乡村的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一定要不断拓宽创新思路,增强产业抱团发展能力,进行产业融合,打造产业链,促进乡村振兴经济模式升级。
四、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
开善乡,隶属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其位于泰宁县境东南部。在团县委的介绍之下,实践队的六个成员来到这里进行了实地调研。实践队成员去到了“金溪女排”纪念馆,感受到那个年代的艰难困苦,也对开善乡现如今的人口、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展开了调查。

图 7 图为实践队参观“金溪女排”纪念馆
实践队通过采访邹乡长的方式,比较全面地了解到开善乡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由于开善乡的地理位置并不是很好,农业上无法进行大规模生产,很难提高机械化程度,再加上老百姓单凭农业生产难有富余之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向外流出。随着人口流出越来越多,目前开善乡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都是60-80岁的老年人,目前开善乡面临的这一问题十分尖锐,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要留住更多的人才,让更多有才能的人才留下了,在开善乡开发新业态,持续推动开善乡的经济发展。

图 8 图为实践队采访邹乡长
乡村振兴的实现,离不开有作为的青年人投身到乡村产业之中,只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肯回到乡村,扎根于乡村,乡村振兴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青年人才留在乡村不仅仅是减缓人口老龄化的好方法,而且还能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新活力。

图 9 图为实践队在泰宁大金湖合影留念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每一位正值青春的大好青年,深知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一道理,也明白每一位乡村振兴工作者的不易之处,愿每一位青年工作者都可以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助力乡村振兴,与每一位乡村振兴工作者共勉,向每一位乡村振兴工作者致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