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标准行长谈】黄汉进:规范金融服务标准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综合
关注金融标准行长谈
★ 刊首语 ★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探索标准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扎实的举措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金融标准“十四五”发展规划》,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牵头制作“金融标准行长谈”主题栏目,全面总结金融标准化工作成效,深化行业交流,推动厦门金融标准化工作开创新局面!
规范金融服务标准
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浦发银行厦门分行
党委书记、行长 黄汉进

在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标准是保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是规范市场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内在要求,是金融主管部门进行行业管理、质量监督的重要依据。标准绝非发展的“枷锁”,反而是有序竞争和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实际上,在标准不明、数据不规范的情况下,更有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浦发银行厦门分行在强调创新驱动的同时,始终遵循标准助力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客观规律,坚持致力于通过参与标准化建设来消化吸收和参考落地行业的最佳实践,近年来积极开展金融标准化应用探索。
一、强化科普,培养金融标准有机土壤
聚焦“金融标准,为民利企”主题,以科普宣传与实用培训为抓手,面向分行从业人员、金融消费者以及缺乏金融标准知识的广大群众,将金融标准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发生的银行业务相结合,通过场景切入、案例分析、风险提示等方式,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金融标准化意识,增强金融消费者对金融标准的理解,增强群众对金融标准化工作的认知,推动社会各方深度参与金融标准共治,营造良好的标准化工作氛围。
结合金融网络防诈骗、金融普惠利民为民及金融标准助力乡村振兴等活动,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进学校、进农村活动,同时积极运用微博、微信、视频号、公众号、手机银行等平台,通过小视频、小漫画、一图解读以及标准原文等形式,向社会公众解读《不宜流通人民币纸币》《网上银行系统信息安全通用规范》《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等金融标准知识。
组织员工参加《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自助银行网点服务要求》等金融标准培训,提升职工的专业能力,增强员工金融标准意识和宣传服务能力。
二、活学活用,深化细化标准规范落地
当前,金融业数字化转型如火如荼,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金融业深度融合,不断推动金融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促进金融业务、业态和格局的深刻变革,而金融科技的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重塑传统的金融业务体系和信用评估框架。
以金融数据要素标准为例,它是金融活动的重要技术依据,包括信息获取、信息披露、投诉处理、纠纷解决等,将金融数据要素标准化、规范化,在金融数据的开放共享、规范使用、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基础支撑作用。浦发银行厦门分行将数据治理推进和金融标准落地有机结合,通过完善金融数据要素标准,打通数据要素流通渠道,推动开放银行发展,促进数据要素向数据价值创造方向流动。在促进数据要素流通的同时,将数据标准化置于事前风险预警、事中风险监督和事后风险审计的全方位、全流程管控环节,做到将风险苗头消灭在萌芽阶段,有效统筹兼顾快速发展和稳定运营,将金融数据开发利用与个人隐私保护相结合,不断完善金融数据交易流通和安全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动和落实合规经营。
三、提高站位,落实金融工作的人民性
金融服务标准管理是保障金融消费者获得感和知情权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口碑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浦发银行厦门分行持续在全行范围内推进营业网点金融标准化达标工作,促进营业网点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不断提升网点的标准化服务能力。
针对老年群体,落实营业网点便民服务标准,统一规范网点装修标准,统一规范网点宣传挂图标准,统一规范“爱心专座”设置数量、摆放位置、标志标识,统一规范“爱心窗口”数量、标志标识,统一规范老花镜或放大镜摆放位置、颜色样式,统一规范网点轮椅和急救箱等设施配置标准,统一规范网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防诈骗等知识宣讲内容,向客户展示更有温度、更加规范的金融服务。
在落实服务价格公示要求中,将明示贷款年化利率纳入金融标准建设工作,将保障金融消费者知情权纳入日常标准化管理。在网站、手机APP、网点宣传海报等不同营销渠道,统一以年化利率方式标注贷款利率,不以日息或其他费用等方式隐性“加息”,从而避免因消费者不清楚不同贷款利率的明确内涵,导致金融消费者承担更高的贷款成本。
金融标准化工作任重道远,浦发银行厦门分行将秉持金融产品“根植百姓服务大众”的服务理念,持续坚持金融标准化知识普及与实践运用,不断拉近群众和银行的距离,切实提升金融产品质量和金融服务质量,积极履行金融标准化的社会责任和应尽义务,让群众更便捷地了解金融产品、使用金融产品和享受金融服务,为银行业的健康发展贡献浦发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