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民汉教授在中法碳中和中心启动仪式上作学术报告

综合
关注近日,为落实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中法元首合作共识,在中法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第六次会议期间,中国科技部与法国欧洲和外交部、法国高等教育和科研部及法国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共同举办中法碳中和中心启动仪式。
中法人文交流机制中方牵头人、外交部长王毅,法方牵头人、法国外交部长科隆纳,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随后,王毅、科隆纳、张广军和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先生共同为中法碳中和中心揭幕。
王毅表示:“共建碳中和中心是习近平主席和马克龙总统达成的重要共识。半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法碳中和中心从构想变为现实,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正式启动,发出中法加强绿色科技合作、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信号。8年前,中法携手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达成历史性的《巴黎协定》。近日,两国元首就气候变化迪拜大会协调立场,再次展现出双方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积极意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
外交部部长王毅致辞
科隆纳表示:“应对气变、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和务实合作的重要内容。共建碳中和中心的启动彰显了双方拓展创新和低碳转型发展合作、携手保护地球、服务人类共同利益的雄心和成果。法方愿继续同中方加强沟通协调,推动迪拜大会取得成功。”

法国欧洲和外交部部长科隆纳致辞
张广军表示:“中法两国于1978年签署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45年来,中法科技创新合作持续深化,合作成果为推动两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提供了重要支撑。中法碳中和中心的建立是落实两国元首会晤共识、促进中法在碳中和领域开展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举措。”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张广军致辞
活动期间,中法双方专家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围绕碳中和领域各项议题分别作学术报告,分享科研进展和合作情况,为未来合作建言献策。
其中,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戴民汉教授作“基于海洋的碳中和解决方案”学术报告,他通过数据展示了海洋在捕获大气二氧化碳方面的关键作用,分享了中法两国在海洋地质、海洋卫星等方面的科研合作。戴民汉表示,中法海洋合作源远流长,在碳中和领域合作的前景可期,建议未来建立碳中和中心协调办公室,强化基础研究合作,共同推动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治理研究。

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作学术报告
据悉,中法碳中和中心是中国与外国政府建立的首个碳中和中心。现阶段,双方将以虚拟形式建设中法碳中和中心。中心将聚焦气候、环境、农业和生物多样性等方向,通过推动中法科研机构在碳中和领域开展长效科技交流与合作,举办中法碳中和中心年会、联合研讨会、学术会议和资助联合研究工作等双边活动,汇集众智、增进共识,让两国科技创新成果形成合力,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注入新动力。
(来源: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