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国之宁夏:西部宝地强潜力,塞上江南新机遇

综合
关注一、宁夏区情简介
宁夏——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位于祖国大陆几何中心,面积6.64万平方公里,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1个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一宁东基地。截至2023年末,全区人口72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61.7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36%,是我国唯一的省级回族自治区,也是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区、唯一全境划入“三北”工程建设范围的省区,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和“塞上江南”的美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宁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三次亲临视察,称赞宁夏是“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并亲自为宁夏确定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战略定位和“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的发展目标。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宁夏先后获批建设3个先行区,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和“四水四定”先行区;3个试验区,即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中国(银川)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6个示范区,即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国家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十医疗健康”示范区、数字供销示范区。
宁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距今4万年的水洞沟古人类遗址,有距今1万年的贺兰山岩画,有距今8000年的青铜峡鸽子山中石器遗址,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距今3000年的西周姚河塬遗址,有距今2200年的战国、秦、汉、隋、宋、明等六个朝代的古长城,被称为“中国长城博物馆”;有距今2000多年的引黄古灌渠,被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认定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等等。距今1000年、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帝王陵园之一的西夏陵,已被正式确定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2025年有望申遗成功。
宁夏山河美景独具特色。这里不冷不热,年均温度9℃,平均海拔1110米,一年四季舒适,有益人体健康。贺兰山、六盘山、罗山“三山”是中国西北重要生态屏障。有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多种景观,被誉为“中国生态的微缩盆景”,是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已建成A级景区137家,正在深入实施“文旅创新升级”工程,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宁夏二十一景”品牌。贺兰公园、沙湖鸟国、沙坡鸣钟、鸣翠湿地、青铜长峡、大漠星空、火石丹霞、固原梯田,一同绘就了集高山、湖泊、戈壁、沙漠、草原、湿地于一体的独特画卷;水洞遗址、远古岩画、须弥石窟、六朝长城、千年灌渠、丝路古道、黄河古渡,携手承载着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红色六盘、西部影城、宁夏酒堡、科创宁东、闽宁新貌,并肩展示着美丽新宁夏的发展脉动。
宁夏资源能源比较富集。“煤电油气风光”组合条件完备,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成本平均比东部地区低30%至50%。煤炭储量321亿吨、居全国第9位,年产能1亿吨、居全国第8位。电力总装机7000万千瓦,年发电量2200亿千瓦时,人均电力装机、发电量全国第1,其中,新能源装机突破3600万千瓦,占比达51%、利用率达97%,是全国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最大的省区,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别为7400万千瓦和4.54亿千瓦。油气已探明石油储量5.9亿吨、天然气储量近5000亿立方米,正在推进千亿方级大型气田开发建设。水每年黄河分配水量40亿立方米左右,特别是黑山峡水利枢纽工程取得重大进展,建成后长期有效库容可达60多亿立方米,成为西北水量最充足的省区之一。
宁夏特色产业优势突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数字产业、现代煤化工、葡萄酒、乳制品等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良好。数字产业方面,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算力网络枢纽和互联网交换“双中心”省区。已建成标准机架7.6万架。正在加快建设高端服务器制造、“万卡+”智算、人工智能产业、软件服务保障“四大基地”,全力打造“中国算力之都”。现代煤化工产业方面,已形成煤制油、煤基烯烃、高性能纤维三大产业集群,其中煤制油产量连续3年超过400万吨,保持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煤制烯烃产能达到470万吨、居全国第3位;芳纶产能达到1万吨、居全国第1位;“中国氨纶谷”初具规模,已建成和在建产能30万吨,2027年可达到100万吨。葡萄酒产业方面,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占全国的1/3,已建成酒庄128家,年产葡萄酒1.4亿瓶,酒庄酒产量居全国首位,产区品牌居世界第4位、中国第1位,已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全力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乳制品产业方面,宁夏牛奶中的乳蛋白、脂肪等主要质量和卫生指标均达到了欧盟标准。奶牛存栏量92万头、居全国第6位、增速连续5年居全国第1位,生鲜乳产量430万吨、居全国第3位,已建成全球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工厂。另外,盐池滩羊入选G20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指定食材,中宁枸杞品牌享誉海内外,冷凉蔬菜深受消费者欢迎。
宁夏对外开放充满活力。这里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节点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基础设施完善,交通十分便利,开放条件良好。已建成“三环四纵六横”高速公路网,是西部第2个县县通高速的省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已晋升为千万级机场,开通全国79个城市的113条航线,直飞迪拜、香港航线稳定运行;开通银川至德黑兰的中亚货运班列、与天津港实现铁水联运,银川至西安、银川至兰州高铁建成通车。新一轮“铁公机”和国家物流示范园区、银川—西安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等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已成功举办6届中阿博览会和3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与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关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向五届中阿博览会致贺信,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阿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
宁夏营商环境越来越优。2023年在全国率先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市县两级全覆盖。启动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工程”和“诚信政府建设行动”,连续两年专门召开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大会,2024年首次集中出台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十项机制”(政策供给落实、便企高效办事资源要素保障、金融助企惠企、企业降本减负、企业诉求受理、司法援企服务、干部联系包抓、企业表彰激励、政府守信践诺),全面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行各级政府“每季一次现场办公”解决企业困难问题、窗口单位“周末不打烊”服务等务实举措。一体化政务服务、行政许可清单管理等走在全国前列,建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取得明显成效。
宁夏,祖国西部的一块宝地,期待与您相遇。
二、产业概况及合作方向
宁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产业发展路子,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聚力精耕细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现代煤化工、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数字信息、特色农牧业、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
新型材料产业:作为带动宁夏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新型材料产业占工业比重达24%。已形成光伏材料、烯烃下游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铝镁合金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链条。
合作方向:碳基、晶硅、稀有金属、锂电池、高性能纤维、氰胺等。
清洁能源产业:宁夏各地年平均日照时数在2256.6-3073.7小时之间,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可达8米/秒,风能、太阳能可开发量分别为7400万千瓦和4.54亿千瓦。截至2023年底,风光新能源装机达到3600万千瓦,占电力装机比重51%,利用率连续五年达到97%以上,新能源已经成为宁夏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合作方向:新能源开发、新型储能发展、能源技术创新、能源装备制造等。
装备制造产业:装备机械行业以仪器仪表、铸件铸造、数控机床、电工电气、矿山机械为主,突破增材制造、高端铸造、精密加工、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70余项,大型智能综采输送装备、超大口径工业控制阀等多项装备产品填补国内空白,铸造3D打印及其产业化应用领域世界领跑,光伏串焊机、动车组铝合金枕梁、动车用牵引变压器打破国外垄断。
合作方向:矿山机械、电工电气、工业母机、仪器仪表、现代农业装备制造等。
数字信息产业:宁夏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双中心省区,是国家“东数西算”战略基地。吸引了亚马逊、美利云、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头部企业的18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落地。在电子信息制造领域已形成光伏制造全产业链和国内最大的单晶硅生产基地,工业蓝宝石、集成电路半导体制造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合作方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产业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电子元器件等。
现代化工产业:是宁夏的支柱产业,占比达35.3%,现有基础化工原料200余种。煤制油技术全球领先,煤制烯烃、煤制甲醇产能居全国前列;双氰胺产能占世界85%以上,ADC发泡剂与水合肼产量分别占全国80%、70%。
合作方向:煤化工、石油化工、电石深加工、医药中间体、高端树脂等。
轻工纺织产业:苯丙氨酸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70%、美伐他汀和落伐他汀全球市场占有率保持领先地位,建成全国最大的盐酸二钾双胍原料药生产基地。芳纶年产能1万吨,建成全国最大芳纶生产基地。氨纶年产能15万吨,预计到2025年产能达80万吨,将成为全球最大氨纶生产基地。
合作方向:食品制造,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中药材及中成药生产等生物医药业,羊绒加工、棉纺织造、化纤制造等现代纺织业。
葡萄酒产业:2021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立“1个省区+2个部委牵头+16个部委参与”的工作框架和运行机制。截至2023年底,宁夏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到60.2万亩、占全国种植面积的50%左右,年生产葡萄酒1.4亿瓶,现有酒庄和种植企业实体253家(已建成酒庄128家),其中列级酒庄57家。“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位列国际葡萄酒产区品牌榜第4位。
合作方向:酒庄建设及酿酒葡萄种植、酿造、营销、酒文旅融合全产业链合作。
枸杞产业:宁夏枸杞已有4000余年的文字记载史、3000余年的药用史、600余年的栽培史,枸杞种植面积43万亩,基地标准化率80%,鲜果产量32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35%。现有近3000家枸杞企业,精深加工产品达10大类100余种。
合作方向:枸杞深加工及延伸产业链下游产品开发。
牛奶产业:奶牛存栏92万头,牛奶产量430.6万吨,居全国第3位,规模奶牛场327个,规模化养殖比例99%,日加工能力1.5万吨,建成全球最大的单体超高温灭菌乳生产基地。生鲜乳乳脂率3.9%、乳蛋白率3.3%以上,优于欧盟标准。
合作方向:开展乳制品深加工。
肉牛、滩羊产业:肉牛存栏154.7万头,母牛存栏量占存栏总数的49.4%,肉牛良种化率达到90%,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52%;滩羊饲养量1563.8万只,建成出户入场示范点41个,规模化比重达到57%。主产区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稳定在368万亩,饲草产量424.5万吨,培育饲草生产与加工经营主体53家。
合作方向:牛羊肉精深加工、高端肉制品制作加工和销售。
冷凉蔬菜产业:宁夏光照充足、气候冷凉、空气和水源洁净,拥有蔬菜生长的绝佳自然环境。生产的蔬菜干物质含量高、风味佳、口感好,产品70%以上销往全国各地。“宁夏供港蔬菜”成为全国优质蔬菜的代表和粤港澳市民的首选菜,培育了“宁夏菜心”“盐池黄花菜”“西吉西芹”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先后荣获冷凉蔬菜之乡、西芹之乡、辣椒之乡。宁夏平罗县被列为国家区域性蔬菜良种繁育基地,生产的种子品质优异,销往国内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合作方向:设施蔬菜和冷凉蔬菜种植及富硒农产品开发加工、高端蔬菜种子产品生产研发、种子进出口贸易、分子育种、种业品牌创建推广。
文化旅游产业:宁夏文化底蕴深厚悠远、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形成了贺兰公园、大漠星空、远古岩画等“宁夏二十一景”,拥有沙湖、沙坡头、镇北堡西部影视城、水洞沟、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等国家5A级旅游景区,素有“塞上江南·神奇宁夏”的美誉,已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
合作方向:开展景区运营、民宿集群、房车营地、精品酒店、文创和旅游商品开发等文化旅游项目。
现代物流产业:宁夏交通物流园、银川国际公铁物流港、石嘴山保税物流中心(B型)、京东物流银川亚洲一号等建设完成;开行至哈萨克斯坦、伊朗、匈牙利等国家的国际货运班列和银川至欧洲的卡车班列,形成覆盖全区、辐射周边、联通全国、融入全球的区域性物流集散枢纽。
合作方向:引进物流运营管理企业服务机构,以及5A级物流企业。
现代金融产业:宁夏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金融组织结构较为合理,金融秩序稳定良好。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1800多亿元,新三板企业32家。债券发行、原保险保费收入规模持续扩大,有力支持宁夏实体经济发展。
合作方向:设立金融机构,培育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中介服务市场。
健康养老产业:宁夏是全国首个“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成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正在积极发展候鸟式旅居养老、会员制养老等新业态,初步形成了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融合的养老服务支撑体系。
合作方向:开展医养结合、康休养生等“健康+”产业融合项目合作。
电子商务产业:宁夏电商在全国率先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省域全覆盖,获批全国“数字供销”示范区,上下行贯通、城乡“微循环”畅通的农村电商物流配送体系基本形成。银川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电子商务示范园区、直播电商基地、网货基地、抖音小镇等电商集聚区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电商+产业+消费”的新路子。
合作方向:开展电商平台、数字结算中心、区域性总部等电子商务项目合作。
会展博览产业:成功举办6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3届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2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会展博览产业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智能化、品牌化、绿色化水平不断提升,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形成会展博览与产业高度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合作方向:开展会展领域合作,引进知名会展策划主办服务企业。
“N”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人工智能。围绕工业、健康医疗、政务、金融、教育、文旅、农业等领域,开放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提供智算资源,吸引人工智能大模型企业落地,推动定制化、私域化垂直大模型研发和创新应用,打造大模型策源地。依托全国人工智能芯片适配基地,积极承接芯片模组、功率半导体器件、智能传感器等项目。发挥宁夏万卡智算基地优势,吸引东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推理、机器学习、视频渲染、离线分析等业务向西部迁移。
先进算力。瞄准云计算、大数据等发展方向,研发智算服务器、训推一体服务器、通用服务器、云服务器等,加快布局云计算中心、通用计算、智能计算、超级计算、边缘计算等高性能算力中心,招引算力中心机柜、制冷、源网荷储等配套产业制造项目,建立异构算力调度平台,构建“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智算网络。
氢能。已形成氢气产能256.7万吨,其中绿氢产能2.66万吨,在耦合煤化工、天然气掺氢、民用热点联供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宁东能源化工基地成功进入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获得示范资格的园区,开展“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合作蕴藏着无限机遇。
新型储能。全力发展新型锂离子、钠离子、全钒液流等电化学储能电池制造和新型储能产业,发电装机量达6474万千瓦,投运并网型储能电站28座,储能装机规模全国第5。到2025年,计划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逐步培育完善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
生命健康。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高质量发展,积极争取开展数据要素×医疗健康试点,正在打造“AI+医疗健康”“AI+养老”“AI+生物医药”等新场景应用和医疗健康人工智能大模型基地。
绿色环保。开展废旧金属、动力电池、晶硅组件、风机叶片等回收处理,利用固废研发胶凝材料、漂珠、人造砂石骨料等绿色节能、高附加值的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支持环保材料生产,重点发展水处理用高效活性碳以及新型吸声、隔声、减振、隔振材料及元件。
三、、联系方式
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经济技术合作局)
招商引资局 电话:0951-5960725 5960728
区域经济合作处 电话:0951-5960749 5960761
外商投资服务处 电话:0951-5960744 5960745
地址: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蓝泰广场A座
网址:宁夏回族自治区商务厅 https://dofcom.nx.gov.cn/
投资宁夏 https://dofcom.nx.gov.cn/tznx/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投资促进局/0951-6889026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投资促进局/0952-3812368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商务和投资促进局/0953-203533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0954-2088869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0955-7068881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委会招商局/0951-5918510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外办事机构
驻北京办事处/010-64035587
驻上海办事处/021-62579832
驻广东办事处/0755-83345340
驻福建办事处/0592-26673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