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资讯

投资热点城市|银川:以项目之"进"鼓足高质量发展之"劲"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投资热点城市:银川。“塞上江南,丝路明珠”

银川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宁夏平原中部,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下辖“三区两县一市”(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永宁县、贺兰县、灵武市),面积9025.3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9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290.81万人(较第六次人口普查增长了46.37%),辐射宁蒙陕甘毗邻地区2100万人口,是西北地区重要中心城市。

神奇宁夏,风景银川独好 

银川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元前112年始建典农城,距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秦汉时期修建的古渠系依然发挥灌溉作用;银川有着“中国旅游微缩盆景园”之称,恐龙化石、水洞沟古人类遗址、贺兰山岩画、西夏陵、镇北堡影视城等历史文化遗迹众多,是发展休闲旅游、运动旅游、度假旅游项目的理想之地,年旅客接待量1600万人次,入选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

塞上江南,银川名副其实

银川是国家园林城市,古有“七十二连湖”之说,现有“塞上湖城”之美誉。东临黄河,西依贺兰山,“一山一河”造就银川平原。银川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均气温8℃左右,空气优良天数居西部省会(首府)城市前列。全市共有自然湖泊200余处,湿地面积531平方公里,林地面积219.3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绿地率41.68%,人均公园绿地17.04平方米,108公里典农河纵贯南北,阅海、宝湖等湖泊湿地星罗棋布,人均湿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数的6倍,是首批“国际湿地城市”。

丝路明珠,银川通道开放

银川是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是中阿博览会的永久举办地。西向经阿拉山口转关至中亚等国家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东向经天津港打造“公铁海”多式联运通达日韩及德国汉堡等欧洲多个港口;南向通过至成都、宁波、重庆等集装快线班列主动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北向借助中蒙俄经济走廊开通中欧回程板材班列打通银川市与俄罗斯通道。银川口岸进口整体通关平均时间(35.44小时)比全国同期快6.95小时,至伊朗德黑兰双向货运直达班列比海运时间节约20天,中西部地区经银川飞往中东比经北上广飞行成本节约20%、时间节约5小时左右。

沿黄核心,银川活力四射 

银川是黄河“几”字弯都市圈区域中心城市,肩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时代任务,获批中国(银川)跨境电商综试区、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新时代迎来了新使命新机遇。实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项目牵动、企业支撑“五大战略”,打造1个国家级经开区、1个国家级高新区,建成1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和4个省级园区,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三新”产业及装备制造业等主导产业集群,培育了以葡萄酒、奶产业、枸杞、文化旅游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85.63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以全区10%的国土面积、30%的人口,贡献了全区40%的财政收入、50%的GDP、60%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的进出口总额。

当前,银川立足能源保障、产业集群发展等基础优势,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三新”产业,全力打造“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建设产业强市。2023年GDP增速全国省会城市第五,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2024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8%,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8%,连续23个月两位数攀升。

“三都”建设方面

一是打造中国新硅都。隆基、中环等一批国内光伏行业龙头企业聚集银川,已形成从拉晶、切片、电池到光伏发电以及配套碳纤维、坩埚、串焊、支架、金刚线等光伏材料的全产业链。

二是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银川酿酒葡萄种植面积达27万亩,建成投产酒庄72个,葡萄酒原酒产量5.4万吨、7500万瓶,年接待旅游人数超120万人次,综合产值300亿元。

三是打造中国算力之都。银川是全国唯一“交换中心+枢纽节点”双中心省区首府城市,先后获批国家“千兆城市”、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西北唯一国家互联网新型根服务器建成投运,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凯添等一批智算中心加速建设,已形成智能算力3000P以上。

“五基地”建设方面

一是建设新型电池制造基地。汉尧石墨烯富锂锰基材料达到90%市场占有率,宝丰储能电池全产业链示范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储能电池产业链。

二是建设智能终端材料和半导体材料生产基地。半导体级单晶硅、集成电路大硅片产能,占到了全国近三分之一,成为国内最大的工业蓝宝石晶棒生产基地。

三是建设高端液态奶基地。奶牛存栏达到31.79万头,生鲜乳产量152.48万吨,牛奶中的乳蛋白、脂肪等主要质量和卫生指标都达到了欧盟标准,已建成全球首座全数智化工厂、全球最大的液态奶单体工厂。

四是建设枸杞精深加工基地。集中了宁夏枸杞科技研发、精深加工等重要优势,挂牌成立首个“国”字号枸杞研究院,现有枸杞企业364家,产品远销27个国家和地区,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30亿元。

五是建设能源转型示范基地。国能、大唐等一批央企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等新型储能应用创新发展,西北首个绿电小镇开工建设,构建了以新能源为主体、传统能源为支撑的新型电力系统。

银川市精准聚焦“五八”强首府战略和“九九攻坚突破”,加快打造全域联动、全业融合、全季可游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活力更足、吸引力更强、新质生产力更多的创新创业高地;辐射西部、连接全国、通达亚欧的商贸物流中心;赋能全区、服务毗邻、策源西北的科技和金融中心;文化软实力、教育支撑力、品牌吸引力位居西北前列的文化教育中心;“互联网+医疗健康”全国示范、优质服务普惠共享的医疗健康中心;一区集聚、多展支撑、会聚世界的总部会展中心。

银川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一带一路”、自治区实施“强首府”战略的政策利好,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带来巨大政策红利效应、集成效应、叠加效应。

要素保障优势明显,“煤电油气风光”组合条件完备,用地、用电、用水、用气等成本平均比东部地区低30%-50%。宁夏煤炭储量321亿吨、居全国第9位,年产能1亿吨、居全国第8位,风能、太阳能等多种能源互补,绿电供应稳定可靠,具备优势竞争力。创新人才聚集,培育了全区50%以上的科技型企业,搭建了全区60%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贡献了全区70%的研发投入,拥有全区80%以上的高校院所,聚集了全区80%的科技人才,深入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每年有6万余名青年人才留银就业创业,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营商环境一流,在全国率先成立营商环境局,是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城市之一,是全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投资热点城市。投资政策有力,在工业、科技、人才等各方面均出台支持政策,对高精尖紧缺人才在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科研服务等多方面给予支持。

塞上江南、聚“银”之川,成本洼地、投资高地,欢迎各界有识之士来这片热土、聚“银”之川投资发展。

来源:中国投洽会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