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厦举办

综合
关注9月15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联合中国肉类协会,在厦门会展举行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会。汪小菲担任这场活动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益推广大使”,作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系列活动之一,2025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于9月15日至17日在福建省厦门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启动仪式上,北京食通达科技发展公司董事长、麻六记品牌创始人汪小菲正式受聘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公益推广大使”,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和对农业领域的热忱,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活动现场,汪小菲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他对农业产业的深刻见解。他表示,非常荣幸能够担任这一公益大使,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消费者了解和认识更多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帮助农民朋友们拓展销售渠道,实现增产增收。

“我们一直在做连接食品与消费者的事,所以更清楚‘好产品’到‘好销路’之间需要‘好平台’。”汪小菲特别感谢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搭建起产销对接平台,让各地优质农产品能遇见懂它们的消费者,“‘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是国家推动乡村振兴、实现产业兴旺、促进农户增收致富的关键举措。我和麻六记团队始终提醒自己:我们不是来‘做买卖’的,而是来‘搭平台’的,要用麻六记的影响力,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招牌擦得更亮。让全国消费者都知道:中国的乡村里,藏着这么多好东西!”
发言中,汪小菲分享了麻六记团队曾深入乡村原产地开展助农直播的真实经历。“在甘肃定西,我看到农户顶着烈日收马铃薯,每一颗都饱满瓷实,可他们却皱着眉说‘一直卖不上价,有时候烂在地里都没人要’。”正是这份触动让他坚定了助农决心:“很多农民朋友不善言辞、不懂流量,我就想着,能不能用自己的一点经验去帮他们吆喝,为农民创收。”
谈及未来规划,汪小菲表示,在政策引领与政府指导下,团队将从两方面深化助农工作:一方面,将发起“名特优新中国行”活动,往更多乡村跑,去田间地头,用更多像定西那样的直播,去把那些还没走出去的“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到更广阔的市场里;另一方面,推动“一次助力”升级为“长期共赢”,要将一些符合标准、具有地方风味的“名特优新”农产品纳入到麻六记未来的菜单里,让消费者吃到优质食材的同时,也让农户安心——“只要种出来就会有销路”。
受聘仪式结束后,汪小菲迅速投入到履行公益推广大使职责中,在会展现场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直播带货活动。此次直播臻选来自四川、广西、山东等地的十余款极具地方特色的“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凭借专业讲解与影响力,迅速吸引大量网友关注,为优质农产品打开线上销售通道。
此次聘请汪小菲为公益推广大使,是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创新推广模式的重要举措。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是贯彻落实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希望产方深耕“特”与“优”,用好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平台,提升产品品质内涵与文化赋能。希望销方聚焦“新”与“实”,借力电商平台等新渠道,让优质农产品从田间地头高效抵达百姓餐桌。希望各方共建“融”与“通”,将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打造成开放包容的年度盛会,形成生产端与市场端共生共荣的良性生态!有效提升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激发社会各界对优质农产品的关注与支持,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在未来的工作中,汪小菲将继续以公益大使的身份,参与到更多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的推广活动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持续为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声,助力优质农产品与市场实现更紧密的对接。
据了解,本次产销对接活动聚焦产业升级、科技赋能与渠道畅通,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千余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C4、C5馆集中展览,涵盖粮油、果蔬、茶叶、畜牧、水产等全品类认定产品。活动通过三重举措推动优质农产品发展:一是科技赋能,展示智慧农业科技成果与典型模式,以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品质与生产效率;二是品牌聚合,集中呈现“地域特色+品质认证+规模生产”的农业精品,强化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辨识度;三是渠道打通,组织产销洽谈会与贸易平台对接,加速绿色优质农产品市场流通,助力消费升级。

截至2025年8月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认定总量达7309个,覆盖31个省(区、市)及2个计划单列市,授权企业19935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