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战疫风采

宁德边检站一名基层民警的战“疫”日记

疫情期间,宁德边检站持续做好港区口岸的船舶出入境检查工作,全力保障口岸的安全稳定。期间,该站一名基层年轻民警记录下了日常执勤的点点滴滴。

下面,摘自他工作日志中的某一天~

1

工作日志宁德 晴  24-31℃

Date

2020/5/15

 上午 08:00

上午8点,队里召开了上勤会,根据数据分析工作情况,强调今日船舶出入境及限定区域管理等注意事项,并做好各项准备。

勤务部署会

会上,队长说:“海港检查员的工作不是坐在办公室就能完成的,要多走访口岸辖区,了解实际情况。”

因为宁德口岸海岸线狭长复杂,出入境管控难度很大,大部分的工作是需要到基层去,到实地去。

开展日常工作

随后,队领导对今日勤务展开了部署,上午安排一部分人对口岸船厂及在港外轮开展走访监管。另一部分人在报检厅及办公室办理业务。

我呢,被安排去开展巡查走访工作,来到外轮修造船厂后,第一时间对大门协管员登记的人员车辆出入情况进行核查,这是人员车辆监管的第一道关卡,是管控的重要一环。

核查人员车辆出入情况

由于境外输入性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所以在限定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及在港船员都是我们重要的监管对象,要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人员健康情况及船员登离船信息。

检查作业人员有效证件

船厂内停泊多艘船只,个别船只分布零散,根据限定区域管理规定,我们需要登轮检查在港船舶实际情况,同时检查限定区域作业人员的有效证件。

登临在港外轮

不少船员船上作业时间较长,情绪有些波动,离船意愿迫切,在看到我们到来时,多次表达离船需求。

我们结合当前疫情防控的政策规定,耐心解答,强调无论什么情况,都要遵守管理规定,支持疫情管控政策。对于确实符合规定的船员,要严格按照流程步骤申报离船。

为船员讲解政策规定

通过走访每一条在港外轮,对口岸辖区的实地巡查,我也进一步了解海港检查员的工作不仅仅只是报检厅业务办理,更多的是需要到现场去,才能有效的掌控口岸动态。

仅仅往返路途的时间就需要耗费一个多小时,就这样一个上午过去了,回到单位已经是十二点。

 下午 14:30

下午两点半,队领导让大家立刻按照上勤会的部署准备好东西出发,一艘涉疫风险较高的船舶靠泊申报时间是傍晚五点。

我心想为什么这么早去码头呢?下午三十多度的户外高温,码头还尘土飞扬,没什么遮蔽物……

容不得我多想,大家已经井然有序的前往码头。

码头电子巡查

到达码头后,队领导首先找来码头企业的管理人员,对内外贸作业区的隔离进行检查,强调各卡口协管员做好管理工作,严格管控人员出入。

同时,提高了企业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针对涉疫风险系数较高船舶的特殊对待。

互相检查装备

在码头作业区完成了工作部署后,队领导又反复交待了一些检查注意事项。

因为第二天是周六,这条船在港期间需要有人驻点监护,老同志姚旺主动请缨在周末驻点监护该轮,这让在场的几名年轻同志多了些敬佩。

船比申报的时间推迟了靠泊,海关登临后,我们在下面也没有闲着,一遍又一遍的在桌面上推演着登船后的工作安排,等待海关通报入境检疫核查情况的时间比预估的要长。

待我们上船后已经到了晚上七点多。

 晚上 19:30

穿好防护装备

登船检查

穿好厚重闷热的防护装备后,我们来到了船舱,马上按方案分批工作,嘉炜、陈亮和金铭负责清点人数和人证对照,队长、姚旺、我则赶赴生活区及甲板检查。

虽然在推演中我们已经设想到了船员配合程度不高,语言沟通障碍等情况,但实际情况比这还要困难,船员携带物品较多,船舱狭窄,清点困难等。

人证对照

不少库室的狭小空间一次只能容纳两人,而且物品数量较多。

我们在地上蹲着清点了一个小时,厚重防护服和呼吸困难的N95口罩结合长时间蹲姿使我们纷纷感到一些窒息和晕眩,于是大家轮流接替查验。

平常看似快捷的两小时在这时都显得格外漫长,每个人坚持细心做好自己的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所有检查步骤及重要物品的清点。

检查航行情况

清点重要物品

对船员情况开展询问

下船后,大家干净利落的完成消毒工作。已经接近十点了,大家迫不及待的脱掉了防护装备,顾不上满身的汗水,摘掉口罩大口的呼吸着户外的空气。

很快与驻点人员做好交接,其余人马不停蹄的驱车驶回20公里外的报检大厅完成剩余的证件核对工作。

开展消杀工作

摘下N95口罩

幸运的是,接下来的步骤都很顺利,所有工作完成很好。

已经快第二天凌晨了,队长说请我们吃点夜宵,这让一天工作的疲惫有了一丝缓解。

 结束语

如果有一天……

你问我,这份工作累不累?

我想说,累!但因为有这份职责,这份热爱,所以我会说,不累!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