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奋勇争先,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五缘湾新姿 王火炎 摄
湖里区良好的产业生态吸引科创型企业集聚。图为LED照明行业龙头企业立达信。(湖里区供图)
湖里区大力发展航空维修等产业,推进制造业向高端转型。(资料图片)
抢抓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新机遇,湖里区不断打造产业发展空间载体。图为五通金融片区。王火炎 摄
1—10月新开工项目41个、竣工项目3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亿元,总量位居全市第一;新引进科技创新项目41个,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个,推进数字化转型项目25个;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2家、专精特新企业7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6.3%,位居全市第一……翻阅湖里区最新的发展“成绩单”,一串串亮眼数据背后,是特区发祥地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满满活力。
在这片改革创新的热土上,从不乏敢闯敢试的担当和干事创业的劲头。近年来,湖里区紧紧围绕更高水平建设“两高两化”中心城区的目标,强产业、促创新、转动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引领、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夯实基础、阔步向前。
“在新福建建设10周年的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亲临福建、厦门考察指导并发表重要讲话,给予我们强大的思想指引、精神鼓舞和前进动力,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总指针。”湖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牢记嘱托、奋勇争先,湖里区将以更高的站位、更实的举措、更严的作风,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两高两化”中心城区建设实际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锚定方向
夯实产业发展后劲
书写湖里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绚丽篇章,产业引领、项目蓄力,始终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近日,安踏集团以9.8亿元竞得湖里区五缘湾金边路与五缘湾道交叉口西南侧地块,计划总投资40亿元,用于建设安踏集团新的厦门营运中心以及厦门岛内规模最大的体育公园——“安踏体育公园”项目,不仅为湖里区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区域的体育文化发展注入新活力。
做大项目建设“蓄水池”。近两年来,湖里区累计推动金砖创新总部基地、安踏体育综合体等11宗产业用地出让,总建筑面积103.8万平方米,产业发展持续释放强劲后劲。
数据显示,2021—2023年,湖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1600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累计落地项目1655个、计划投资额3769亿元,德龙钢铁、雨果信息、中乔体育、朝聚医疗等新落地优质企业已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应对经济下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抓手,湖里区成效显著,方向清晰。
“从特区建设初期设立湖里工业区至今,湖里始终坚持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发展思路,近年来,先后获评中国工业百强区、中国创新百强区、中国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百强区。”湖里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成绩背后,是锚定产业方向,追“高”逐“新”的久久为功。
电子信息业是湖里区产值规模最大的支柱产业。2023年,产值接近1300亿元。
产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电子信息产业如何实现跨越发展?“总部+研发+委外制造”的模式,成为企业和政府的共同选择。
总部位于湖里区的亿联网络,是一家通信解决方案提供商。在业内具备良好的替代加工厂资源的背景下,亿联网络将企业资源聚焦在研发与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并通过在厦门岛外建设150亩的基地,将代工厂全部引进,实现总部及研发环节留在岛内、制造环节委托外部基地的高效创新发展。2023年,企业实现产值44.4亿元。
牢牢守住实体经济,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大力推动转型升级。湖里区围绕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和辖区机械装备、电子信息、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旅创意“3+2”主导产业方向,加快培育壮大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与通信设备、航空维修、新型电力系统设备等重点产业领域,着力构建更具竞争力和安全韧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制造、深海空天技术等未来产业,着力引进领军企业、应用和研发企业,适配开发典型应用场景。
深耕细作,湖里区的产业“高产田”早已硕果累累——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超700亿元、航空维修业产值超百亿元,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入选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93家;外贸产业优势明显,国贸、象屿、建发等外贸龙头企业主要业务布局在湖里,批零业销售额超万亿元;建筑业、影视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建筑业产值超千亿元,拥有2个国家级和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向“新”求“质”
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产业强基,创新驱动。湖里区以占全市不到10%的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和不足5%的工业用地面积,贡献了全市13%以上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科技创新的引擎作用功不可没。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创新资源统筹和力量组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然而,科技与产业,如何在创新中深度融合?
湖里区以改革破题,针对制约发展的空间瓶颈,着力挖掘空间资源潜力,构建集约高效的发展路径。
把握厦门市入选全国首批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的契机,湖里区在全市率先全面启动以湖里老工业区为主的全区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并推出《湖里区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方案》,完成了100宗低效用地的摸底调查,并启动飞利浦、荣佳-百信等10个试点项目,预计通过改造提升可腾挪170万平方米的发展空间。
位于枋钟路与环岛干路交叉口西南侧(湖里创新园103地块)、总投资9亿元的百信AI智慧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项目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引进百信公司,作为荣佳生物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主体,打造以信创AI生产设备为主题的全生态制造产业园。
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宪朝表示,未来园区将集聚50家以上高科技企业,吸引高层次人才上千人,形成超30亿元规模的技术研发、生态聚集、产业链协同的国家战略高科技园区。
持续加快拓展创新空间,湖里区还按照“40%研发办公+30%中试厂房及挑高实验室+30%荷载实验室”的配比,规划建设兼具商业办公、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复合功能的介于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2.5产业空间”,预计2026—2027年将形成超过60万平方米新型科创产业空间,有效保障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回归中心城区。
空间腾挪,高位嫁接,优质创新资源纷至沓来。近年来,湖里区成功引进了嘉庚创新实验室科创产业(湖里)加速器、华中科大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实验室等一批高能级科创平台,推动落地了桑若钙钛矿光伏、利晶微新一代MicroLED、德尔科技等一批掌握行业领先技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科创项目。同时,与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共建“数字工匠”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基地项目,落地湖里创新园,预计每年可培养3000名工业互联网人才。
当然,科技成果转化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构建。通过建强科创服务联盟、应用场景创新服务中心等平台,构建以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业服务资源汇集的“科创湖里”直通服务体系。优化金融支持机制,设立科创直投基金,加强初创型科创企业融资贷款服务。同时,以政策促活力,湖里区已制定实施科创产业发展三年行动纲要,出台支持企业培育研发创新能力16条、制造业和软件业倍增13条等系列政策措施。2021年以来,每年兑现专项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政策资金约1.5亿元,其中前置支持资金比例超过40%,有效减轻企业研发投入压力。
此外,瞄准人才第一资源,深入实施“智汇湖里”人才强区战略,制定人才和重点群体住房保障17条等措施,累计引进和培育科技人才超万人。成立区企业服务中心,建立健全线上线下一体、前台中台后台协同的企业服务体系,累计服务企业6万多家次,解决各类问题3200多个。
抢抓机遇
主动服务国家战略
日前,全国首笔中新跨境数字人民币贸易结算业务在厦门落地,这一国际化合作的背后,也有湖里区创新探索的身影。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需求旺盛,湖里区政府积极联动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厦门工行,共同探讨运用金融科技推动跨境贸易便利化的有效举措,致力于为区域内重点汽车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据介绍,该笔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创新业务,贸易场景为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向新加坡某企业出口新能源汽车,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新能源贸易领域跨境结算的突破,也是全国首笔对公钱包方式的数字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
作为厦门重要对外开放窗口,湖里区拥有高崎机场、东渡港、五通码头、“五桥两隧”等立体化交通网络,拥有金砖创新基地、自贸试验区、火炬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多区叠加优势。如何立足优势,打开城区竞争力全球视野,抢抓融入和服务国家战略新机遇,一直是湖里区发展的题中之义。
深度融入金砖创新基地建设,湖里区加快打造金砖创新基地实体承载区,组织编制出台了《厦门金砖数字街区实施规划(2024—2029年)》,明确四大目标、十大任务,围绕新型基础设施、争取国家层面支持、重点招商项目等三个重点领域,梳理了首批164个支撑项目。
纲举目张,筑巢引凤。通用技术金砖创新基地总部区项目开工建设,金砖数字工业智谷一期加快建设、二期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个个“含金量”十足的产业项目,彰显出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强劲脉动。
“今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厦门考察时强调,要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上奋勇争先。”湖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立足资源禀赋,湖里区主动作为,在对接区域重大战略中把握机遇、贡献力量。
比如,服务全市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建设,湖里区注重发挥多区叠加优势,实施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规划,落地全市首个供应链协会,2021年以来累计实际使用外资7.69亿美元。积极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大力培育金融、咨询、知识产权等国际化专业服务平台、服务机构,做强双循环节点通道功能。服务保障港区建设运营,融入国家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邮轮产业等新兴经济业态,推动建设航运服务要素集聚产业园。此外,注重发挥湖里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与宁夏永宁县闽宁镇、龙岩市连城县在技术、空间、人才等资源要素上强化优势互补,推进闽宁产业园建设和招商。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