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奖励高达1000万!

综合
关注近期,湖里区委宣传部、湖里区文旅局
联合制定印发
《湖里区促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并同步发布《申报指南》
根据政策
每家企业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奖励
可谓是力度空前,诚意满满!

今日,湖里区召开促进文化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助力文化企业深入了解《若干措施》。湖里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吕方,区委宣传部部务会成员、区社科联二级调研员王水可,区文旅局局长肖琼出席发布会,介绍湖里区文化影视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就政策核心内容进行详细解读,现场回答记者提问。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施芗萍主持新闻发布会。
政策详情
《若干措施》涵盖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影视产业聚集发展
网络视听作品创作
生产和传播等全方位扶持
01
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
每个园区每年奖励最高200万元。支持文化园区孵化龙头文化企业,分别给予园区5万元、10万元奖励。鼓励文化企业应用新型数字科技体验技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场景,每个项目的补助金额最高500万元。
02
支持影视产业运营平台建设
每个平台每年奖励最高100万元。
03
支持影视拍摄服务及平台建设
对提供场地租赁、器材租赁、服装、道具等服务的外联制片企业,每年最高10万元。支持影视拍摄服务平台建设,最高给予100万元影棚改造补助。
对在我区取景拍摄,可向辖区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申请使用公共资源进行取景,各单位要积极给予剧组取景拍摄支持。
04
支持影视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
按其软硬件设备投入的20%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每个平台最高补助200万元;按照其提供的服务收入的3%给予平台最高100万元奖励。
05
支持网络视听作品创作、生产和传播
网络视听作品(影视、音乐、动漫等网络视听作品),发布在国家主管部门颁发资质的新媒体平台上,每部/首最高可获13万元奖励。
06
建设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
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共同建设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为基地配套建设公共功能空间,并对为基地投资建设公共功能空间的音乐企业每年给予最高130万元补助。
对原创音乐作品,获得数字音乐年度盛典评优推荐的,每首予以5万元奖励。
对达到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拓展区标准的,给予单个拓展区建设补助费最高100万元。
07
支持音乐企业做大做强
鼓励音乐版权交易
对于年度综合经营效益达到5000万元的音乐企业,按年度综合经营效益的1%予以奖励。对音乐企业版权交易,按企业版权交易合同金额的0.8%给予企业奖励,奖励不设上限。
08
支持开展演艺活动
对达到小型营业性演艺活动,给予活动举办方1万元奖励;年度售票收入总额每增加100万元,增加奖励1万元。
对达到中型营业性演艺活动,给予活动举办方最高每场10万元补助。
在我区特色场景举办音乐节、戏剧节、艺术节、动漫节等相关活动,给予举办方最高每场5万元补助。
为我区引入国际性、全国性音乐赛事、音乐节、音乐相关活动,单一活动补助金额最高200万元,累计补助金额最高400万元。
09
支持开展影视交流活动
在我区电影院举办全省首站首映礼,给予最高5万元奖励。在我区举办电影展映、路演等活动,奖励标准为5000元每场次。
10
支持举办影视文化产业活动
对影视企业在湖里区电影院举办的院线电影全省首站首映礼或电影展映、路演活动,及在湖里区举办的影视文化产业活动进行扶持,单场活动最高奖励300万元。
11
大力培育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
经综合评价确认为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给予每年最高15万元装修补贴、最高100万元获得金鸡奖等荣誉奖项的奖励、最高6万元人才券奖励、最高1000万元金鸡创投大会获奖奖励。
引进和培育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每新引进1名给予机构3万元引才奖励。
12
鼓励培育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骨干人才
按照《湖里区重点产业人才引育实施办法》,给予每位人才最高15万元奖励,并给予其子女适当入学照顾。
13
支持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基础人才在我区就业
影视、音乐等文化企业,聘用的毕业生,给予每人每月400元生活补助。
14
鼓励台湾影视、音乐等文化产业人才发展
对落户我区的台湾影视、音乐等文化人才,其设立的影视或音乐等文化企业,按其实际投入创业资金,每家企业每月补助最高1万元。
对在我区进行就业登记的台湾影视、音乐等文化人才,给予每月最高2000元的租金补助,补助期限最高为5年。
“以台引台”奖励。台湾影视、音乐等青年文化人才推荐台湾影视、音乐等文化人才入驻影视产业平台或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及拓展区的,按照台湾青年“以台引台”奖励标准予以奖励。
本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自2024年7月1日起至本措施施行前符合本措施规定的可参照适用。通过支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影视产业平台和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支持网络视听作品创作、生产和传播,支持音乐企业做大做强,鼓励音乐版权交易,支持开展演艺活动、影视文化产业活动,培育影视、音乐等领域的文化产业人才等举措,支持文化企业做优做强,全面提升湖里区文化产业竞争力,助力厦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两岸流行文化中心。
☎️
咨询热线
区委宣传部:
0592-5722797/13696926094
厦门市影视产业服务中心:
0592-6106858/18150080035
窗口: 0592-5383548
政策亮点
政策衔接联动有序
在做好与市级政策充分衔接的前提下,注重差异化扶持、梯次扶持,推动形成多层次的政策体系。新政策延续了原政策中执行效果好的条款,对部分条款进行了细化优化,将更多资源用于扶持存量企业做大。
扶持重点优化扩展
一方面,优化政策导向,紧跟厦门市打造流行文化中心的方向,从以影视为主的文化产业政策转为以影视和音乐为主导的流行文化产业政策。另一方面,注重发挥我区文化园区多和产业平台优的优势,推动完链、强链,特别注重精品内容创作,不断夯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扶持要素聚焦实际
积极回应文化影视企业关注的焦点,强化“人才”要素供给,重视支持人才周期性成长;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具有产业公共服务职能的基础设施,并予以补助;关注文化产业科技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鼓励建设影视科技制作公共技术平台,支持文化园区运用新型数字科技体验技术,并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答记者问
问
相比于旧版的影视文化政策,新版政策的标题将“文化”二字提到了影视前面,变为了文化影视政策,能否对新版政策名称调整的意义进行介绍?

答
政策名称的调整,说明我们扶持的对象由影视产业为主转向以影视为重点的文化产业为主,这个问题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解答:
这是落实流行文化中心建设的具体举措。汇聚两岸娱乐资源,建设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流行文化中心,是中央赋予厦门综合改革试点的任务之一。本版政策着眼这一任务,以影视、音乐、演艺为重点,深化文化产业协同发展,扩大政策的扶持面,就是要大力发展流行文化产业,打造现代化文化产业体系,实现做热人气、做强市场、做大影响。
这是适应厦门文化产业发展新形势的现实需要。在修订政策之前,区委宣传部从全市、全区的流行文化产业前沿动态出发,先后针对影视、音乐、潮流、时尚等52家企业展开5批次调研,力求全面准确掌握产业发展现状。我们注意到,中国电影金鸡奖落户厦门后,厦门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带动了音乐演艺、时尚艺术、潮流体育、游戏动漫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文化产业不同门类快速发展、百花齐放的格局。为此,我们确立了以影视、音乐为主导,辐射文化产业各门类的产业扶持政策,希望能把握机遇,推动湖里区文化产业跨上新台阶。
这是区委区政府对文化产业高度重视的具体体现。我们始终坚持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效统一的原则,借鉴发展影视产业的有益经验,加大对文化园区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升级、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资金投入,注重通过政策扶持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文化产业流动,惠及文化产业的各个门类。接下来,湖里区每年将安排三千万元左右的资金,用于落实新政策,未来,如有前景好、影响大的重大项目,区委区政府还将追加政策预算,也欢迎广大企业家朋友们为我们牵线搭桥。我们将与广大文化企业一起为厦门流行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问
文化产业园区是湖里区推动文化影视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抓手,能否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内容。

答
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是新版政策修订的重要内容之一,湖里区目前拥有海丝艺术品中心1个国家级园区、惠和石文化园等6个省级园区、华美空间文创园等7个市级园区,总数占全市的一半以上,同时,还有3个园区具备参评资格。为此,首次推出了针对文化产业园区的扶持政策,多举措支持文化产业园区做大做强、转型升级,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从多个角度支持园区自身的发展。从园区的产业规模、企业数量、人流量、活动频次等多个角度进行扶持,单个园区每年度最高可获得200万元的奖励。第二,支持文化园区引进或孵化龙头文化企业,对引进或孵化成长性文化企业、总部文化企业的园区予以奖励,上不封顶,进一步发挥龙头文化企业对产业链整合、创新生态培育和区域文化影响力的辐射作用。第三,支持文化园区进行数字化转型,鼓励文化企业运用新型数字科技体验技术,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场景,每个数字化改造项目最高可得500万元补助。
我们非常期待有更多的优质文化企业入驻湖里的文化产业园区,在这里找到合作的伙伴和成长的空间!
问
新政策专门出台了针对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的扶持政策,行业内外都十分关注这个基地的建设,能否跟大家介绍一下相关情况呢?

答
在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和湖里区人民政府的共同推动下,2023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落户湖里,成为国内数字音乐领域的标杆性盛会,首届大会上,全国首个,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正式揭牌。两年来,随着合作的不断深化,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也推动了一批重要项目落地。
为了在湖里更好地共同打造“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今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合作,也为此,我们特地在新政策中给予基地多方面的扶持政策。
首先,我们提供了实体空间配套支持,我们将为基地配套建设3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和办公空间,为进一步汇聚全国音乐产业资源提供抓手和实体承载。
第二个方面,我们鼓励公共功能空间及设施建设,为入驻基地的企业提供最高达100万元的公共功能空间建设补助和最高达150万元的租金补贴,吸引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基地的投资建设。
同时,我们还将采用“一园多区”方式促进产业集聚发展,除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基地核心区外,符合条件的其他音乐产业园区,可以被吸纳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拓展区,并享受基地标准的相关扶持,最高奖励100万元。此外,对符合条件的音乐企业,我们还将给予总经营效益1%的奖励,以及数字音乐年度盛典评优推荐每首5万元的奖励。
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新政策满满的诚意,希望在湖里区各音乐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能成为驱动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新引擎”。
问
文化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创意的行业,人才是这个行业最宝贵的财富。刚才系统介绍了湖里区的文化影视政策,我们注意到,本版政策首次推出了系统的文化人才政策,能否对此进行重点介绍?

答
文化产业以创意和创新为本质特征,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和战略资源,是原创力的核心载体。在制定政策的前期调研中,很多文化企业都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我们深刻认识到人才的密度和质量直接决定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专门制定了多层次的文化人才政策。
我们十分重视音乐、影视及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层次人才。
一方面,同步出台《湖里区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申报指南》,明确评定标准;另一方面,从获奖荣誉、创作空间、个人收入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扶持。值得一提的是,金鸡电影创投大会终极路演获奖项目的主创人员带项目落户湖里后,我们将在各级政策奖励的基础上一次性予以20万元奖励,对于协助湖里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中介机构我们还将给予引才奖励。
我们着力为文化企业育才、留才。对于文化企业亟需的骨干人才、基础人才,我们给予房租补助、生活补助,补助人才数量最高可达企业员工总人数的50%,由企业统一申报,助力企业稳定人才队伍。
我们鼓励台湾文化人才在湖里创业、就业。台湾一直以来都是华语流行文化的重镇,我们将从创业补助、住房补助方面给予影视、音乐等相关领域的台湾人才予以落地支持,欢迎台湾文化人才来厦与我们共同打造流行文化中心。
本次发布会
还回顾了2018年以来
湖里区紧抓中国电影金鸡奖长期落户厦门机遇
以政策为牵引
推动“以节促产”所取得的成效
一起来看看吧!
截至目前,湖里区兑现的各类影视政策扶持资金总额3.71亿元,居全市各区之首。全区注册落地影视企业933家,总注册资本49.51亿元,约占全市的三分之一,光线影业、上狮影业、袁和平影业、慈文传媒等优质企业在湖里设立公司,中国电影资料馆闽南分馆、海丝(厦门)国际电影工业产业基地等龙头项目进入实质阶段,开始发生产业牵引作用。
“影视+文旅”深度融合
湖里区公共资源协拍机制日趋成熟,先后推出22个湖里区影视拍摄推荐点;吸引了《一闪一闪亮星星》《私藏浪漫》《新生》《仁心俱乐部》等超130个剧组拍摄取景,带动五缘湾等60多个取景地频频“上镜”,助力东南天地影视产业园、华美空间文创园获评“福建省首批重点影视外景拍摄基地”。



影视活动精彩纷呈
持续打造胶片电影放映季、“多彩中华”民族电影展映等多项电影活动IP;举办中国(厦门)-马来西亚(槟城)电影交流活动、中国福建·厦门-柬埔寨电影周等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电影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湖里电影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音乐产业获得新突破

湖里区与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携手,共同举办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暨数字音乐年度盛典、建设中国(厦门)数字音乐产业基地,推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厦门集聚升级;引进太合音乐集团,在海峡新岸打造音乐街区建设,策划两岸流行音乐航线等音乐主题的文旅产品;打造“两岸和鸣 乐海同音”音乐创作营、“‘里’想生活”跨年音乐会等音乐品牌,赋能文体旅商新发展。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唯有勤耕不辍
文化产业的“花海”才能蓬勃盛放
湖里区欢迎
广大影视、音乐等文化企业选择我们
一同扎根
这片锐意进取、前景无限的热土
湖里,期待与您的双向奔赴!
来源:湖里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