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蹭课”忙!2200+公益课,湖里人任选~

综合
关注热浪滚滚
湖里人的夏天怎么过?
出游去?玩手机?
NONONO!
🔥 今年夏天
湖里人的“新顶流”是
——家门口“蹭课”!
循着“文化进万家·
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
文化惠民活动体验消夏新模式
携手邻里在家门口一起学习
绘画书法、声乐舞蹈
绘本阅读、非遗技艺
健康养生、编程摄影……
15大学科
2200+公益课程
嗨翻一夏,将优质文化资源
直达群众身边
满满真情实感
💯好评如潮

点赞背后
是十足的诚意……
PART 01
文化盛宴来了
“点单式”宠粉
湖里区玩明白了:
“群众点菜、社区配菜、
专家掌勺、用户打分、政府买单”!
您的需求,咱真听真办!
活动开始前,湖里区委宣传部开辟线上专题小程序,为群众提供一个体量丰富的“文化超市”便于群众参与点单、抢课,民有所呼我有所为,您想学啥?安排!

PART 02
“精准滴灌”
课程对味
今年“课程画风”与往年有些不一样。湖里区紧跟潮流注入AI元素,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巧妙融合,在湖里街道怡景社区开展“AI工具初探与创意”公益培训班,让学员们走进数字世界,将AI融入日常,“脑洞大开”……

以拳为魂以艺传心,“哈!”——整齐的呼喝声在殿前街道高殿社区的少儿武术课堂上回荡。少年们马步冲拳时衣袂破空的脆响,转身踢腿时鞋子摩擦地面的沙响,交织成一曲充满活力的武术乐章。

江头街道江头社区的奥尔夫音乐课程则以一场“器具交响乐”完成美学启蒙。通过筷子与非洲鼓的时空对话,让东方韵律在现代节拍中自然生长。学员们以沙锤为笔、身体为符,在秧歌步法与即兴律动间搭建起沟通传统与现代的艺术桥梁。

非遗传承不走“表演式”路线,禾山街道禾盛社区的“京剧身段表演”课程,老师从京剧入门知识讲起,逐步教授台步、手势等,老中青三代共演选段时,京剧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可参与的生活美学”。

金山街道金安社区儿童画课程以“方寸画布丈量家园”的方式完成美育浸润。当水粉与油画棒在纸面相遇,孩子们用“近大远小”的构图语言诉说社区规划愿景,以深浅交叠的色彩层次勾勒家风传承图景——从树影婆娑的公共绿地到窗明几净的楼道空间,每幅作品都是对美好家园建设的童真注脚。

这只是湖里区丰富文化惠民课程的一个缩影,科技与艺术、传统与现代、动感与沉静,多维度的课程体验正滋养着辖区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居民。
PART 03
“匠心如初”
名师坐镇
好的课程离不开优秀的教师,依托辖区10个文艺协会、11个文艺团体和爱心企业,充分发挥他们的文化专长,每年精挑细选近百位精兵强将和富有教学经验的专家组成惠民活动的主要师资力量,其中不乏许多国家级和省级的专家老师。
为了给学员们呈现最生动、实用的课程,老师们下足了功夫,从课件内容对接、规划课堂安排都反复推敲、精心设计;为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有的老师还自掏腰包安排奖励;为更好地展示学习成果,老师们还加时加练,帮助学员们排演节目;哪怕遇到暴雨天气,老师们也雷打不动准时到堂,丝毫没有打乱上课的节奏……
不止如此,像琵琶、电子琴等课程所用的乐器,也都是由老师们无偿提供。
声乐课张老师
教授学员声乐课的时候,最打动我的莫过于学员们的热忱与专注,那份对音乐的热爱和集体的默契常让我惊喜。
PART 04
“暖心服务”
融入社区肌理
文化惠民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离不开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
他们穿梭于各个社区,为学员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提前布置场地、协助老师准备教具、维持课堂秩序、课后整理教学场地……
PART 05
学员心声
感受课程魅力
上下滑动,了解详情
学员家长梁女士
在家门口,带着孩子一起共读一本好书,实在是惬意。
学员陈先生
3场讲座听下来,每场都讲解得清晰易懂、干货满满,受益匪浅,期待以后能有机会继续学习!
市民郝阿姨报名了非洲鼓课程
从基础的谱子、节奏
到左右手交替练习
再到最终的合奏表演
几堂课下来
俨然成为了节奏大师

学声乐的小朋友乐乐
则定好了闹钟
到点就拉着妈妈快些到教室
在老师耐心的指导和鼓励下
乐乐从最初的羞涩不敢唱
到如今能自信地完整演绎歌曲

小邱参加了太极拳班
课堂上
教练从抱拳礼、静心功到缠丝功法
循序渐进地传授太极精髓
学员们在一招一式中
感受传统武术的魅力

每年,湖里区委宣传部均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本次惠民活动,仅2025年,惠和石文化园、诺斯蒂文体发展有限公司、永不止步健康管理有限公司、仙岳书院、厦门诚毅学院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等5家文化企业、志愿服务团体就为群众提供了257节公益培训课程。
公益课程有序推进
目前课程已经过半
吸引涵盖老、中、青群体
纷纷加入
可谓是全民参与
课堂内外皆精彩
接下来
在湖里
“N”种文化消夏方式供选择
文化体验精细度将持续提升
文化服务覆盖面会不断扩大
群众家门口的“文化幸福网”将越织越密
来源:湖里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