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湖里改革创新】城市更新中守护乡愁 厦门湖里区群众参与“文化留存”改革实践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高楼林立的厦门湖里,古厝的红砖纹理、宗祠的飞檐翘角,静静诉说着历史记忆。城市更新的改革正在加快推进,但如何在高速发展中守住乡愁,成为厦门市湖里区必须回应的重要命题。在这一过程中,群众的意见、参与和体验,为古厝保护与城市更新提供了重要参考,也让民意成为守护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尺。

“古厝是根,也是家。”在祥店黄潮卿宅,后人黄敬南的一句话引发共鸣。湖里区在城市更新改造中,始终将群众参与作为重要环节,尊重居民和后人的意见与建议。陈振发宅被改造成书屋而非商业咖啡馆,黄潮卿宅的家训门联得以保留,孩子们在书屋中阅读,老人们在庭院里交流故事,社区居民在古宅周边组织小型文化活动,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

群众参与的过程体现为对历史细节的关注与讨论:砖瓦纹理、门联内容、庭院格局、室内装饰都成为他们关心的焦点。社区代表刘女士表示:“参与讨论让我看到,改革不仅是空间更新,更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居民和后人的意见被认真采纳,直接影响改造方案,确保历史精神与现代生活需求兼顾。

不仅在改造阶段,群众在使用和体验改造后的空间时,也提供了反馈和评价。孩子们在书屋里安静读书,居民在庭院里交流故事,家长和邻里分享文化体验感受。这些日常体验被部门人员记录并参考,为未来古厝保护和城市更新提供思路。居民王先生说:“看到老宅细节被保留,也看到孩子们在这里读书、感受历史,这让我们感受到改革有温度,有文化价值。”

湖里区在实践中深知,城市更新不仅是空间改造,更是文化精神传承。群众参与改革,不仅让历史建筑得到保护,也让文化血脉在社区生活中延续。居民和后人提供的意见、讨论的结果、使用后的体验,都成为改革实践中重要的参考。

湖里区的探索表明,群众参与改革是守护乡愁的重要力量。通过居民和后人的意见采纳与体验,城市更新兼顾发展与历史记忆,让湖里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成为城市脉搏中不可或缺的温度。这一实践也为全国其他城市的文化保护和城市更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改革中,民意是衡量成效的重要标尺,群众参与是历史文化持续传承的重要保障。

来源:湖里区融媒体中心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