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厦门湖里红顶艺术社区:群众共创的文化新场景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厦门市湖里区以改革创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升级,将群众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红顶艺术社区就是文化惠民改革的典型实践。社区居民与专业艺术家共创文化,形成创新的“群众参与+政府支持”模式,让文化惠民从“单向输送”走向“双向奔赴”,实现群众参与、艺术创新与社区活力的有机结合。

艺术扎根社区,群众共创体验

红顶艺术社区坐落在殿前街道,由废弃厂房改造而成,吸引了国内外艺术家驻扎,也让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文化创作中来。艺术家与居民共创展览、手工艺、装置艺术等多种形式的作品,使社区文化呈现出丰富多元的面貌。

居民李女士参与社区主题展览手工创作,她说:“能够参与艺术创作,让我感受到文化改革的温度。以前文化活动都是看表演,现在我们自己也能动手,参与感非常强。”不仅是她,越来越多居民在活动中主动提出创意,与艺术家共同完成作品,形成社区“创意共建”的文化新景象。

艺术家也对这种模式表示认可。来自加拿大的时尚设计师严仪安说:“社区里的居民参与,让艺术不再高高在上,而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家的想法往往很独特,这对我的创作启发很大。”群众参与不仅让展览内容更贴近生活,也激发了专业艺术家在社区落地创新的动力。

市集与活动,群众参与广泛

红顶艺术社区每年举办2~3次大型艺术市集和系列文化活动,包括手工艺展示、音乐演出、绘画工作坊等。市集不仅是艺术展示的平台,更是居民与艺术家互动、共同参与创作的舞台。陈丹妮表示:“群众参与是我们创新文化活动的核心动力,大家的创意让艺术更生动,也让活动更有温度。”

社区居民积极报名参与市集布置、演出表演、手工艺创作等环节。青年学生小陈说:“以前觉得艺术离我们很远,现在我们也能在展览和市集里展示自己的作品,这种参与感让我觉得自己也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此外,社区艺术节还邀请街道居民参与策划,让群众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人”,不仅提高了活动参与度,也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文化改革创新带来的成就感和归属感。

文化改革带来社区活力

湖里区通过政策支持、艺术家驻地、专业指导和群众参与,形成了可持续的文化创新模式。红顶艺术社区在文化改革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专业艺术家的入驻与指导为社区文化提供高度,居民的参与与共创则为文化注入活力。

居民不仅参与文化活动,还通过社区志愿服务、艺术教育等形式,将文化惠民延伸至家庭和学校,形成“以点带面、全域覆盖”的群众参与格局。阙全安表示:“文化惠民的本质在于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在参与中发现自我、创造价值。这种参与感正是文化改革创新的核心动力。”

近年来,红顶艺术社区吸引了大量年轻艺术家和社区居民长期驻留,推动了社区产业与文化融合发展。一些参与居民还将自己的创意项目转化为创业机会,促进了文化与经济的双向互动。社区活动不仅丰富了居民精神生活,也让文化改革成果在日常生活中可感、可触、可持续。

群众参与形成创新机制

红顶艺术社区的成功实践表明,群众参与不仅是文化改革的目标,更是推动文化创新的重要机制。社区居民通过参与展览、演出、市集和创作,成为文化改革的实践者和推动者。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提供场地和政策扶持,为群众参与创造条件,同时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文化惠民模式。

陈丹妮总结道:“真正的文化改革,是政府、专业艺术家和居民三方协力,共同建设文化生态。群众参与是最重要的动力源,让文化惠民真正落地生根。”

在湖里区,红顶艺术社区的经验正在被更多街道借鉴和推广,让群众参与从个别示范变为全区实践。通过群众参与、政策支持和专业引领的“三位一体”,湖里区的文化改革创新展现出可持续、可推广的样板,也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建设注入新的文化活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