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在场,改革更有力量 湖里区以“共建共治”推动政务服务提效

综合
关注“没想到在直播间提的意见,第二天就有人联系我,帮我们企业梳理流程。”提起不久前的经历,湖里区一家电商企业负责人仍有些惊喜。这样的感受,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故事,近年来,湖里区在政务服务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特别是把“群众参与”作为核心动力,让企业和群众不仅是改革的受益者,更是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改革听得见,群众声音变成“行动清单”
在湖里区,“改革不是单向推动,而是双向互动”,目前已开展15场政务直播,吸引9万人次在线参与,收获52.2万次点赞。直播不只是政策解读的平台,更成了群众表达意见的“直通车”。企业负责人、社区居民纷纷在留言区提出建议:有人反映材料重复提交,有人希望不用跑线下办理,还有人关心台胞如何快速落地办事。
“以前意见没处说,现在通过直播就能和部门对话,而且还能看见其他人点赞,感觉自己是在和政府一起建设。”一位年轻创业者说。
这些声音没有停留在屏幕上,而是被转化为一项项改革举措。比如,有企业提出材料重复提交的困扰,相关部门快速响应,通过优化流程、数据赋能,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材料要求;社区居民提出办事指引不够清晰,相关部门随即制作了政务服务便民举措宣传短视频,方便群众快速上手。群众用“点赞”和“建议”参与其中,改革因此更有针对性。
改革跑得快,干部和百姓同走“办事路”
在湖里区政务服务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专窗,区人社局党组书记、局长林长发全程陪同前来办理“退休一件事”的林女士夫妇,为其耐心解答“退休一件事”涉及的联办事项问题,并对其丈夫提出的延迟退休政策问题进行答疑解惑。林女士夫妇称赞:“局长亲自陪办,很有幸福感!‘退休一件事’让多个事项一次办成,少跑好几趟,既高效又便捷!”
不仅要“听得到”,更要“办得快”。湖里区开展的“领导帮代办”活动,让干部从办公室走出来,陪同群众一起走流程、办事项。今年来已举办320场,涵盖企业开办、民生事务等方面政务服务事项。
与此同时,湖里区政务服务不断拓展延伸。线上,群众通过扫码、留言就能获得答复;线下,陪办员和网格员深入社区、小区、楼宇,为居民提供贴心的“一对一”指导。截至目前,湖里区已开展2340次陪办服务。居民张阿姨感慨:“过去要跑几趟,现在不仅一趟办完还有人全程陪同,真是省心省力。”
干部与百姓同走“办事路”,不仅让流程更顺畅,也让改革的重心真正下沉到群众身边。
改革见成效,群众参与激发制度“内生力”
改革的价值,不仅在于“办事快”,更在于让群众有获得感。湖里区推动25项“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上线运行后,平均办事时间减少65%,群众跑动减少90%,提交材料减少50%。这些硬核数据背后,是成千上万群众切切实实的便利。
“两金”片区的“商圈一类事”政务服务站,为6000多家经营主体提供就近帮办服务,还设置了意见征集台,让商户可以随时反馈问题。一位餐饮业主说:“以前遇到政策不懂,就只能干着急,现在可以直接现场问,有意见也有人记,感觉政府就在身边。”
而在五通码头旁的“近便利”台胞服务专区,台胞们享受到了“登陆即办”的集成服务。台胞林先生分享道:“第一次来厦门,没想到各类证件办理这么顺畅,还有专人提供后续在厦就业、创业等政策指导,真是很有归属感。”这些切身体验,正是群众参与改革的真实写照。
湖里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不是政府‘独角戏’,而是政企群众共同参与的合奏。我们要把群众的意见吸收进制度建设,把企业的需求融入服务优化,让‘好办快办’不断延伸。”
如今的湖里,改革正在从“速度”走向“温度”,从单一推进走向共建共治。无论是线上直播的互动留言,还是线下陪办的群众体验,都在提醒人们:群众在场,改革才更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