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非遗融入生活 厦门湖里区群众参与文化惠民改革见成效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惠和石文化园不仅是展示非遗的场所,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市民文化学堂”。厦门市湖里区推动文化惠民改革,让非遗技艺与市民生活紧密结合,通过群众广泛参与,使年轻人愿来、愿学,文化惠民从理念落地为日常,也让民意成为改革实践的重要参考。

园区常态化开展读书会、文化沙龙、美育课程和体验课等公益活动,群众的意见在活动策划和课程设计中被采纳。例如,居民提出希望课程更灵活、增加互动环节、提供可带回家的作品材料,园区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和流程,使体验更加贴近群众生活。

湖里区通过“群众参与—意见采纳—实践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机制,让非遗文化真正融入生活。银发族在剪纸体验课中找回童年乐趣,家长与孩子在影雕工作坊互动学习,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通过夏令营感受城市温暖。居民林先生说:“每一次参与和提出建议,都能看到园区调整,这让我们感觉自己是改革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改革实践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也体现在文化空间的使用上。园区为居民提供自由参观、随时体验的机会,群众可以随时走入书院、长廊和雕刻区。居民提出的调整意见,如增加导览说明、改善布局、优化体验难度,均被园区纳入年度规划,形成文化惠民与群众参与双向互动的制度化模式。

此外,湖里区还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传承与文化惠民。志愿者、社区工作者和青少年群体在课程中提出改进建议,被园区采纳,实现文化惠民改革的可持续发展。李雅华指出:“群众的意见不仅帮助我们优化体验,更让非遗在日常生活中焕发新生命,真正落地惠民。”

通过群众参与改革,非遗技艺从展览空间走入居民日常生活,湖里区将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民意被采纳,实践被优化,非遗的历史价值与现代生活需求实现融合,让文化在城市中生动延续,也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改革的温度和力量。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