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改革见实效 厦门湖里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新实践

综合
关注在厦门湖里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正迈向群众深度参与的新阶段。湖里区教育局以群众参与改革为核心抓手,通过制度创新、信息公开、培训赋能和多方协同,将家校社协同共治理念落到实处,让群众不仅是监督者,更成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的重要推动力量。
从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的成立,到家长扫码查看后厨监控、监督食材验收、撰写反馈报告,群众的意见正逐步转化为学校改进行动。
制度创新 打造开放透明治理体系
湖里区教育局建立了全区统一的信息公示制度,要求学校线上线下公开食材采购、供应商资质、每日菜单及膳食经费使用情况,并设立投诉举报渠道,保证群众随时监督。学校根据群众反馈调整菜品搭配、供应商选择及管理流程,实现意见采纳闭环。
家长陪餐已成为常态化措施。自2024年以来,全区家长陪餐累计超过3700人次,每位家长在陪餐过程中监督、记录并提出改进意见,让校园食品安全治理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协同转型。通过参与,家长不仅了解食堂运作,更成为推动学校管理优化的重要力量。
部门联动 形成监督合力
教育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卫健局建立部门协同机制,定期开展联合督查和飞行检查,并在开学季邀请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家长委员会成员座谈,共同研议改进措施。群众提出的意见在制度闭环中得到落实,学校根据反馈优化食材采购、菜品搭配和管理流程,确保改革既有温度,又有成效。
部门联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为校园食品安全治理注入持久动力,实现长效化管理。
能力建设 提升群众监督专业性
湖里区推行“校长—总监、食安员—从业人员”三级培训体系,将家长委员会成员纳入培训课程,培训内容涵盖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材验收标准、营养均衡指导及监督方法。培训采取“真考真练”方式,家长在实际陪餐和抽查中应用所学知识,科学判断、提出建议。
截至2025年8月,全区膳食满意度升至95%,剩饭率明显下降,家长自发陪餐已成为常态。湖里区以群众参与改革为核心,通过制度引导、阳光透明和部门协同,实现校园食品安全治理全链条覆盖,为基层治理改革提供可复制的实践样本,也为群众广泛参与改革提供了生动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