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文化改革的“合唱模式”:群众参与唱主角

综合
关注厦门市湖里区推动文化惠民改革,将“送文化”转变为“种文化”,通过群众积极参与,让文化活动真正融入社区生活。爱歌室内合唱团的成立和发展,是湖里区文化改革创新的生动案例,展示了群众参与与政府支持如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社区文化繁荣。
群众参与激活社区文化
爱歌室内合唱团由医生、教师、公务员等业余音乐爱好者组成,成立之初只有11人。指挥高劼说:“群众参与是我们团成长的核心动力。没有居民和社区的积极参与,这支团体不可能发展到今天。”
每周两次排练,团员们不计报酬、克服距离和时间困难,坚持艺术追求和社区服务,展示了群众参与文化改革的真实力量。
政府扶持助力文化创新
湖里区文化馆提供专业排练场地和音响设备,成为合唱团稳定发展的基础。高劼表示:“政府的支持为群众参与提供了可靠保障,也为文化创新创造了条件。”
在政府扶持下,爱歌团不仅举办社区演出,还参与金砖会议等大型活动,将群众参与和专业文化实践紧密结合,实现文化惠民的创新模式。
文化成果回馈社会
2025年七夕专场演出在厦门和长沙双城售罄,观众反馈热烈。团员们以古典诗词与现代和声结合的方式演唱《永州八记》等曲目,让群众不仅欣赏,更成为文化创新的参与者。
通过群众参与,湖里区文化惠民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作”的转变,也为基层文化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