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厦门湖里区改革共识凝聚 参与推动两岸青年发展与融合并进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厦门市湖里区,改革的前沿,融合的窗口。近年来,湖里区把服务台湾青年创业就业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着力点,把协商共治作为推动治理的制度创新,把广泛参与作为凝聚合力的根本路径。通过一系列制度突破与机制创新,湖里区不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打造专业性台青创业就业基地,探索出融合发展、共建共享的新局面。

改革为先,制度设计引领方向

改革是湖里区一以贯之的鲜明特征。紧扣两岸融合发展的战略任务,湖里区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形成具有创新性的政策体系。

出台并三次修订完善的《湖里区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实施办法》,新增资金奖补和创新激励,满足台青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设立涉台纠纷化解中心,开创劳动争议融合调处机制,为台青合法权益提供坚实保障;建立“1+4+N”服务网络,形成从政策供给到基层落地的完整链条。

这些改革举措,让台青在湖里的创业就业环境不仅便利,而且更有制度保障。

协商集智,广泛参与汇聚合力

协商不仅仅是形式,而是制度活力的体现。湖里区把协商民主融入服务全过程,发挥政协、联盟和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把“政府主导”转化为“多方共治”。

全国首个“台青创业就业基地服务联盟”成立,台青不仅是受益者,更成为共治者和规则制定者。联盟宗旨“服务指导、合作共赢”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形成资源共享和自我提升的良性循环。

普法宣讲、政策辅导、导师帮带等形式,让协商走向常态化。湖里区通过面对面沟通,把政策解释清,把问题解决掉,把信心建立起。正是这种“协商在一线、服务在身边”的做法,让改革成果得到最大化释放。

融合发展,改革成果落地见效

改革最终要看成效。湖里区通过政策创新和协商机制,推动优质均衡发展,让两岸青年在湖里找到更广阔的舞台。

在空间布局上,新建和优化基地分布,使创业就业更便利;在资源配置上,“一基地一课堂”让政策服务精准送达,导师团队帮助台青快速成长;在发展机会上,推荐台青参加国家和省市创新创业大赛,8名台青获得奖项,更多创业企业实现了从初创到成长的跨越。

同时,湖里区注重文化融合。举办两岸青年文化活动120余场,从夜市嘉年华到中秋音乐会,让两岸青年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合作中共同成长。影视、体育、电商直播等专业性基地的建立,则让文化交流与产业发展相得益彰,拓展了融合发展的新空间。

从制度供给到协商共建,从社会参与到成果落地,湖里区正以改革为引领,以协商为纽带,以参与为保障,把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两岸青年融合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