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赋能数字音乐产业 厦门湖里区激活群众参与新动能

综合
关注9月19日,2025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大会在厦门湖里隆重开幕。大会以“新生态、新动能、新发展”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围绕数字音乐产业改革创新、版权建设、技术应用及文化融合展开深入探讨。湖里区依托改革思维和多方参与机制,将政策、企业与群众意见紧密结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激发社会各方创新活力。
改革引领产业发展,构建多方参与机制
厦门湖里区以改革为动力,着力构建数字音乐产业发展新格局。上午的“数字音乐版权生态建设”分论坛正式启动,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基地版权服务工作站在湖里区落地,为版权管理和服务提供制度化平台。论坛深入探讨版权市场授权、收益分配机制及国际经验,通过政策问卷、协商议事等方式吸纳企业、音乐人及公众参与意见,实现政策制定与群众需求的有机结合。湖里区副区长吕方表示:“改革不仅要推动产业发展,更要让群众和企业广泛参与,让制度创新落地见效。”
技术创新赋能产业,企业和群众积极参与
技术创新是湖里区数字音乐产业改革的重要抓手。AI生成音乐、大数据分析、深度推荐等技术应用提升了创作效率和传播效果。同时,湖里区注重建立公平版权机制和数据共享标准,保障原创权益。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抖音、华为等企业在湖里区落地原创孵化、技术应用和版权管理项目,不仅推动产业发展,也通过意见征集、座谈交流和协商共商吸纳群众及企业参与建议,使改革与创新形成闭环。年度原创扶持项目和传播价值力榜单评选,更让群众、音乐人和企业在参与中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文化融合创新,群众参与丰富产业生态
数字音乐产业的发展不仅在于经济增长,也在于文化创新与传承。下午的“数字音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论坛,将目光聚焦非遗音乐和民族文化的数字化创新。湖里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小妍指出,数字技术为非遗音乐传承提供新契机,也为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创造条件。华为音乐、腾讯音乐、宝宝巴士等企业分享了科技赋能非遗保护、儿童音乐启蒙及民族音乐创作的实践案例。音乐人、企业代表和群众通过意见征集和互动交流参与讨论,形成政策、技术和社会参与三位一体的创新格局。数字音乐产业博览会及“湖里之夜”交流会,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协作、资源对接和创新实践的平台。
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技术应用和群众企业参与,厦门湖里区数字音乐产业正呈现出健康、创新和文化融合的新态势。原创扶持、版权保护、技术标准及文旅融合的系统推进,使产业生态更加完整,也让群众在产业发展中切实感受到参与价值。湖里区正通过改革创新和多方参与,推动数字音乐产业实现产业效益、文化价值与社会共治共享的良性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