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共治共建 厦门湖里区群众参与改革释放治理新动能

综合
关注一次环境整治行动,成为一次改革实践的生动注脚。厦门市湖里区近日开展的“洁净家园”行动,不仅清除了积水与杂物,更在群众广泛参与中探索出一条“共商共治共享”的治理新路子。
从动员到协商 群众不缺席
在禾山街道,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敲门入户,发放宣传资料的同时,主动记录居民建议;在殿前街道,房东们和多部门干部一起对着“问题清单”逐条讨论整改办法;在湖里街道,《防蚊七要做》口诀刷屏微信群,居民跟着做、对着改。
“这次不一样,过去是干部说我们做,现在是我们提、大家一起改。”居民代表直言。湖里区通过政策问卷调查、线上征求意见、百姓评议等形式,把群众意见写进台账、纳入机制,让居民在行动中拥有更大话语权。
党员引领 汇聚群策群力
“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这是湖里区行动中的真实写照。机关党员下沉社区,带着《指南》入户宣传,和群众一起动手清理积水容器;部分商户主动安装收集装置,配合街道排查整改;环卫工人、志愿者、居民互相配合,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治理网络。
居民李大爷说:“看到党员干部这么拼,我们也不能落后。”行动中,不同群体相互激励,推动治理力量不断叠加。
从专项到长效 提升治理效能
湖里区并未把“洁净家园”当作一次性行动,而是借此机会推进制度改革。通过建立问题闭环机制、群众意见数据库、整改跟踪系统,形成发现、整改、评估的全流程管理;通过推动“百姓评议”,让群众监督结果、检验成效;通过“政企共商”,实现责任共担、效益共享。
“表面上是清理环境,实际上是提升治理效能。”卫健部门干部的话,道出了这场改革的深意。
如今,湖里区正把一次次“洁净家园”行动,转化为群众广泛参与基层治理的制度实践。群众参与的热情和改革探索的力度,正在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