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公众参与激活治理新动能 ——厦门市湖里区塘边社区党建引领城中村大物业管理改革纪实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厦门湖里区塘边社区,城中村治理不再只是政府和物业的“二重奏”,而是政府、企业、群众多方参与的“交响乐”。近年来,湖里街道深入推进“和塘悦社·四聚四提”改革,以党建为引领,以公众为中心,探索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中村大物业管理新路子,让改革成效在家门口看得见、摸得着。

协商共治:群众不再是“旁观者”

“以前社区里乱停车、管网堵塞这些老大难问题,总觉得反映也没人管。现在不仅问题处理快了,我们还能坐到议事厅里一起商量解决办法。”塘边社区居民林先生说。

塘边社区创新建立“和塘议事厅”,定期召开社区民主议事会和综合治理联席会议,邀请居民代表、商户代表、党员志愿者共同参与议事,将群众意见纳入决策流程。对于物业管理中的复杂问题,实行“社区+村财+物业+群众代表”多方协商,重大事项还会提级到治理与发展委员会联席会议讨论,做到“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结果”。

同时,社区通过“线上+线下”问卷调查,系统梳理居民在道路清洁、安全升级、风貌焕新等方面的具体诉求,形成治理目标清单,推动“清道夫”“坚盾”等专项行动精准落地。群众不再是改革的旁观者,而是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参与者与受益者。

共建共享:服务升级靠群众“金点子”

塘边社区在改革过程中,坚持“问题识别-靶向攻坚-效能提升”的治理链条,把群众的意见建议变成提升服务的“金钥匙”。

社区通过党建统筹,整合物业公司、志愿者队伍、社会资源,打造“大物业·微治理”生态圈。居民提出夜间照明不足,社区与物业协商加装路灯;群众反映老年人无人照顾,改革中引入“邻安康”24小时无感监护系统,形成“社区-物业-家属”三级应急响应。

“我们每个月都会在‘早茶议事会’上讨论小区公共空间怎么用,市集摆摊的点位也是居民提议的。”塘边社区“和塘好理事”代表张阿姨介绍。通过“和塘好市”便民市集、志愿服务队等载体,群众的“金点子”变成改革的“实举措”,服务质量不断提标升级。

公众评议:改革成效由百姓“打分”

塘边社区还把群众评议嵌入改革全过程。社区大党委牵头,建立“社区+居民+业主”多方参与的监督考评机制,线上线下结合,每月对物业服务进行打分。考评结果直接与物业服务费支付比例挂钩,让服务质量接受群众检验。

同时,依托智慧治理平台,居民可以随时通过手机上报问题、查询整改进度,实现“公众提、公众看、公众评”的闭环监督。塘边社区两次在市、区城中村综合管理考评中成绩优秀,4月抽检成绩位列全区第一。

湖里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塘边社区改革的关键,不仅在于治理模式创新,更在于激发了公众参与的内生动力。“公众的参与,不仅让改革方向更精准,也让改革成果更可持续。”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