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厦门湖里区:改革引领 参与激活 多元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厦门湖里区,改革不仅是顶层设计的创新实践,更成为居民、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动力源泉。从社区治理到产业升级,从集体资产运营到人才培育,湖里区坚持改革引领,以居民和企业参与为核心,推动基层治理、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全面升级,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社区治理改革:居民参与打造共治共享新格局

殿前街道嘉福社区曾是典型“问题社区”,历史遗留矛盾多、基础设施薄弱、居民自治意识不足。湖里区坚持党建引领,以志愿服务为抓手,通过创新“五嘉”工作模式,将社区治理与居民参与紧密结合。通过成立“嘉福益嘉”志愿服务联盟,整合社区、企业和社会组织资源,居民从“旁观者”转为“参与者”,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环境整治、文化活动等,实现自治、自管、自我服务的良性循环。

社区通过完善居民自治公约体系和志愿积分回馈机制,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社区管理和公共事务决策。志愿服务覆盖便民、助老、青少年教育、文化活动等多个领域,居民的参与热情显著提升,社区凝聚力不断增强。例如,居民参与小区体育公园、普惠托育园建设及微电影创作等项目,不仅提升生活环境,也促进社区文化传承。

湖里区的改革实践体现出多元主体共建共享的特点。通过社区、企业、社会组织和居民的协同参与,嘉福社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文化生活得以快速改善,居民归属感和认同感显著增强。社区治理的改革不仅解决了长期积压的民生难题,也让居民成为社区发展的主力军,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产业生态协同:破圈成链提升发展能级

在服装产业领域,湖里区殿前街道积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面对中小微企业分散、产业链条零散、品牌运营能力不足等问题,街道通过改革构建“一园三区”产业格局,将启航大厦、航空商务广场和云创智谷有效整合,形成研发设计、生产供应和人才培训的协同发展生态。

改革推动上下游企业资源共享,实现订单协作、技术支持、品牌联动和市场拓展。产业园区不仅吸引了龙头企业和品牌总部入驻,也为中小企业提供创新和成长平台。居民参与在产业发展中同样不可或缺:一方面,居民通过参与公共服务建设、行业活动和消费体验,直接影响产业布局和产品优化;另一方面,居民就业、创业和培训机会增加,使产业发展成果惠及社区成员,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湖里区还通过搭建产业服务平台,整合设计、检测、培训和营销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推动产业内循环和链条升级。改革让产业集聚效应明显,服装企业产值、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居民就业岗位增加,区域经济活力得到显著增强。产业生态协同不仅优化了资源配置,也提升了居民参与感和归属感,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动力。

人才创新驱动:激发产业新质生产力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资源。湖里区在服装产业、集体资产运营等领域,通过改革积极搭建人才培养和创新平台。街道联合高校、行业协会和企业,开展设计师培训、技能大赛、产学研合作及企业实训,将居民、青年设计师和专业人才纳入产业创新链条。改革机制让居民参与产业创新:部分居民成为技能型工人或设计助理,参与产品研发;部分青年参与培训和项目实践,形成“培训—就业—创新”闭环。

在集体资产运营方面,马垅汽车旅馆及休闲中心项目通过“社区集体+专业运营商”模式,将社区居民纳入资产经营和服务体系。居民参与资产管理意见反馈,参与项目建设和公共服务,使集体经济活力增强、分红水平提高。康复医院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联动,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一体化服务,居民既是受益者,也通过志愿服务、社区活动和意见参与,成为产业和服务体系的重要参与者。

改革与人才创新相辅相成。通过人才驱动,产业实现从代工生产向设计研发、品牌运营、智能制造的升级,集体资产实现从“收租者”到“资产经营者”的转型。居民的深度参与不仅提升了产业竞争力,也增强了社区活力,使厦门湖里区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形成多元互动的新模式。

厦门湖里区通过改革,引导居民、企业和社会多方参与,打通社区治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和集体经济之间的连接。社区治理中,居民成为治理主力军;产业发展中,企业与居民形成协同生态;人才创新中,社区和产业共建新质生产力。改革的力量激发了多元参与的活力,也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展现了湖里区“改革引领、参与激活”的实践样本。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