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以改革激活记忆传承 共建共享文化新生活
 
					
				综合
关注改革开放是厦门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湖里区最珍贵的精神基因。如何让特区精神薪火相传、融入社区治理?湖里街道海天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工赋能+群众参与”为支撑,创新推出“特区记忆的唤醒者”项目,在文化传承与社会治理交汇处,绘就了一幅“改革参与、共建共享”的温情画卷。
改革激活文化传承新动能
改革,不仅是制度的革新,更是精神的续航。海天社区立足湖里区“改革先行”的特区背景,聚焦老特区建设者记忆濒临消失、社区情感纽带弱化等现实问题,率先探索文化治理机制改革。
项目创新构建“规划师+施工队”工作架构,专业社工成为项目“设计师”,负责顶层规划与资源整合;多元志愿者组成的“施工队”,承担访谈记录、技术支持、传播推广等任务,形成了“政府指导—社工引领—居民共建”的协同格局。
通过这一机制,项目实现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的转变,让文化传承从“记忆留存”变为“精神共建”,让社区治理从“独奏”变成“合唱”。
群众参与架起代际共情之桥
在海天社区的故事中,改革的力量体现在每一次交流、每一次参与。
项目发动居民、志愿者、青年学生等多方力量,建立起跨代际的“特区记忆采集小组”。他们走进老特区建设者家中,倾听创业故事、扫描老照片、录制口述影像,一次次寻访让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
在“湖里特区说”品牌活动中,建设亲历者与年轻一代面对面对话,改革开放初期的奋斗经历通过鲜活讲述“可听、可看、可感知”,让特区精神在新的时代语境中重新发光。
老党员张叔感慨:“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我们当年的事。”而年轻志愿者林同学说:“我们在聆听中理解了改革,也找到了归属感。”群众的深度参与,让文化传承不再是“他者的故事”,而成为共同的精神家园。
共建共享绘就治理新篇章
“特区记忆的唤醒者”并非单一文化项目,而是一场以文化为纽带的社区治理实践。
项目在湖里区的支持下,打造了兼具历史温度与科技质感的“特区记忆库”,并建设沉浸式公益故事馆,让历史在数字化与空间化中“可触摸、可体验”。这一做法不仅保存了珍贵史料,更以创新传播方式增强了文化凝聚力。
更重要的是,项目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文化治理模式——“党建统领、社工主导、居民共建、社会协同”。安徽、新疆等地社工机构纷纷前来学习经验,称其为“文化参与式治理”的湖里样本。
从记忆的保存到精神的传递,从改革的讲述到社区的共治,湖里区以制度创新推动文化活化,让改革精神在居民心中“生根发芽”,以共建共享的文化温度汇聚起和谐社区的力量。
特区的记忆,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未来;改革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建设者和参与者。厦门湖里区正以文化为桥、以改革为翼,让“特区记忆的唤醒者”成为一座时代的灯塔,照亮改革之路,也温暖社区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