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湖里区群众参与改革 共建共治推动城中村更新提速
					
				综合
关注在厦门湖里区湖里社片区的改造现场,曾经的危房密布区正迎来历史性蝶变。这场投资26亿元的城市更新工程,不仅是一次拆迁重建,更是一场群众广泛参与、改革深度赋能的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听民声,改革从群众需求出发
湖里社片区的居民多为外来务工者和老厦门人。长期以来,竹坑路12栋老旧安置房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居民多次信访反映。“我们盼了很多年,没想到这次真动起来了。”住了30年的黄阿姨说。
在项目启动前,湖里区组织多轮政策宣讲和意见征集,通过社区公告、上门访谈、政策问卷调查、协商议事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群众对征迁安置、生活配套、房票制度等方面的意见。最终形成的改造方案,充分吸纳了居民对房型选择、安置地段、公共设施建设的建议,赢得群众广泛认同。
聚民智,群众参与让改革更顺畅
征迁工作中,湖里区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发动党员、居民代表、志愿者深入群众开展“敲门行动”,组建“楼栋协商小组”,形成“政策有人讲、问题有人答、诉求有人办”的基层治理闭环。居民代表还被邀请进入征迁工作专班,对签约进度、安置方案、补贴发放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增强了过程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我们有意见就能在议事会上提,很多建议都被采纳了。”社区居民代表陈先生表示,正是这种“协商式征迁”,让大家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征迁签约率才能在短短25天内突破98%。
聚民力,共建共治让更新更有温度
湖里区不仅重视征迁环节,更注重改造后的生活质量。通过设立3000㎡公交场站、引入社区商业、改造公共空间,片区更新方案充分考虑居民的长远生活需求。同时,湖里区还通过土地收益反哺项目建设,探索政府、居民、企业“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径。
改革之力与群众智慧相叠加,让这片老城焕发新生机。湖里社片区更新不仅带来了经济收益,更改善了2万外来人口的居住条件,成为厦门群众参与城市更新、共建美好家园的生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