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福建 先锋湖里

座无虚席!湖里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课堂”,直抵人心!

综合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在历史的长河中

总有一些时刻熠熠生辉

总有一些故事动人心弦

11月4日

厦门艺术剧院座无虚席

湖里区组织干部职工

观看话剧《远的山 近的海》

开启跨越时空的爱国主义教育

让红色基因扎根观众心中

精心筹备,打造红色文化精品

解放厦门的战斗,是一部波澜壮阔的英雄史诗。在高崎神山一带,无数英勇的战士们以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书写了厦门解放的壮丽篇章。为了铭记这段光荣历史,厦门市山东南下干部历史会、厦门市鹭海英烈慈善基金会匠心独运,邀请著名剧作家、一级编剧王俭,以1949年10月解放厦门神山为历史背景,精心创作了话剧《远的山 近的海》。

该剧通过王大山一家三代的命运交织,让革命历史照进现实。剧中那条褪色的红领带,是连接1949年解放厦门的血脉纽带,更象征着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初心使命,串联起一段热血激昂的往昔。

山东籍战士王大山,带着眷恋与信念冲锋在前,尽显军人无畏;沂蒙山烈士亲属枣花,怀着对亲人的思念,追随革命脚步默默贡献力量;厦门本地渔家女惠英,在战火从淳朴百姓蜕变成长为坚强战士;厦门籍侨生女军人林鹭,舍弃海外安稳,以智慧与才能为解放立下战功。

观看时,观众仿若穿越至战火纷飞的年代。剧情高潮时,观众席鸦雀无声,大家沉浸故事,被人物命运和英勇事迹深深触动。这份触动,饱含着对先辈的敬仰缅怀,以及对爱国精神的感悟。

表演非常到位,细节特别好,太感人了!太精彩了!我们想要再看一次!

今日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

演出结束后

演员们合影留念

并与观众们交流感想

《远的山 近的海》导演陈大联

我的创作灵感源于“暮年大山青年大山”的独特视角,通过暮年老人寻访青春记忆,时空交织和平与战争年代场景,是我感兴趣的创作方向。我们希望通过这部剧,带领观众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大家知晓当年厦门是如何被解放的。

《远的山 近的海》演员郝晓东

塑造王大山(青年)这一角色,排练时,编剧、导演和前辈们分享的历史故事,很多超乎想象、在书本中难以寻觅,令我潸然泪下。希望这部剧能让更多年轻人感受战火背景下人们对家国的深厚情怀。

剧目亮点

作品创新叙事格局,用“时空穿越”打破线性叙述,让解放战争硝烟与AI时代声光辉映。在老年王大山记忆碎片里,既有解放厦门前夕军纪人情交织、革命爱情与家国大义抉择的往事,也有当下年轻一代面对商业利益与历史真相的艰难选择。这种古今对话结构,让革命历史在当代舞台焕发新生命力。

更深刻的是,剧目直面AI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以艺术形式回应“守住伦理底线”的时代命题——剧中周强企图用技术消费历史、用算法解构崇高价值,而王晓海坚守记忆尊严、捍卫历史真实,这场戏剧冲突,既是对历史的敬畏,更是对“科技与人文如何平衡”的深刻诘问。

红色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

更是党领导人民留下的宝贵财富

未来

湖里区将继续深挖本土红色资源

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让爱国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的光彩

来源:湖里头条

分享文章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加载中...